|
1.二月銷售陷入低迷
一個日漸明顯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英國消費者回到了實體店。
近日,咨詢公司BDO發布了最新的銷售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月份英國零售總額相比上月增長了6.4%,但在線銷售額在出現原本負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下降了1.2%,如果與上年相比,在線銷售額更是下降了19.4%。
相反的是,店內銷售額比去年增長11.3%,呈現回升態勢。

其中,大部分消費者在情人節前后進行了支出,購買的具體類別大多為時尚、家居用品及生活用品。整個2月期間,生活用品的總銷售額增長了6.5%,服裝增長了10.3%,家居用品的增幅達到10.2%。
BDOLLP零售和批發主管 Sophie Michael對此表示,雖然總體支出有所增加,但很可能跟不上通貨膨脹的步伐,畢竟英國1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高達10.1%。

他還指出,零售商將面對不斷改變購買行為的消費群體,食品雜貨價格的上漲,以及抵押貸款支付的增加,將在日常支出中占據更大份額,消費者在其他類別上的可支配支出開始縮小,這一變化將給商家帶來巨大的挑戰。
2.電商大盤整體放緩
但比起支出減少,更大的困難似乎是英國人開始進行更多的店內購物,而非網購,實體店銷售額超過在線銷售額逐漸成為了常態。
就連亞馬遜也沒能幸免,它的收入從2021年的319億美元降至2022年的301億美元,如果考慮上匯率波動,亞馬遜在去年其實依舊獲得了5.2%的正增長,但這也是其歷史最低的銷售增長。

實際上,網購數據的下降和多方面因素有關。
首先,為了削減成本,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包括已經開始對退貨收取費用以限制成本,失去免費退貨的消費者當然不愿意為了退貨再支付額外的費用,于是紛紛涌向實體商店。
此外,英國去年在各地爆發的罷工潮讓網購收貨充滿了不確定性,皇家郵政的員工更是直接在12月圣誕節等關鍵節日開啟了大規模罷工,這導致其承運的大部分包裹都出現了物流中斷的情況。消費者無法確定自己能否收到或者在什么時候收到商品,為了避免損失,消費者自然會愿意前往實體門店購物。
最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迅猛增長,英國的電商行業已經到達頂峰,國家統計局的最新零售額數據顯示,英國在過去的12個月中在線零售額趨于平穩。
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電商都將保持平穩增長或者小幅回落。英國電子商務貿易協會imrg預測,2023年在線電子商務行業將出現3%的下滑。

面對內部退貨費用增長、外部罷工潮的爆發以及整體放緩的趨勢,英國網購增長趨于平緩已經不可避免。目前來看,在后續發展中,一邊是應對萎縮的網購趨勢,另一邊則是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減少,商家的處境將變得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