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快遞業務量創新高,一年發了 1425億件



1.今年將產生1425億件快遞

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又蹭蹭上漲了。

1月9日,2024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上,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報告中指出,預計2023年,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和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620億件和1.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和13.5%。

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320億件和1.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和14.5%。

趙沖久還提到,2024年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425億件和1.3萬億元,增速8%左右。

相比去年,2024年8%的增速的確看起來變慢了,但是改變不了快遞業務量持續增長的事實。

format.jpg

圖源:新華社

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實現100億件,成為世界第一快遞大國。

2018年突破500億件,到2021年達1000億件,再到2023年12月4日創紀錄首次突破1200億件大關,每一年都是新的里程碑。

自此,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

從分項指標看,2023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400.7,同比提升22.5%。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495.5、561.9、253.5和74.4,同比分別提升27.1%、26.1%、8.9%和11.9%。

format.jpg

圖源:國家郵政局官微

在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的歷程,電商行業的發展,尤其是直播電商的崛起,給中國快遞業帶來了新的增量機會。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風險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到35000億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5.48%。同時預測2023年中國直播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45657億元,2024年將達到55639億元。

直播電商催生了新的寄件需求,給快遞公司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各大電商平臺對消費者服務體驗的愈發重視,促使它們對快遞服務進一步加碼。

去年雙11期間,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

另外,受益于農村數字化和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以及政策扶持因素等,農村電商得到快速發展,這帶動了快遞向農村和下沉市場滲透。

與此同時,快遞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擴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商機和市場增量。

據了解,2023年,我國累計建成1267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28.9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和19萬個村郵站。行業累計建成境外分撥中心300余個(312個)、海外倉超300個,總面積近400萬平方米。

2.快遞行業的未來在哪里?

雖然快遞行業處于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以來的價格戰帶給快遞公司們的壓力很大。

就拿快遞單票來說,在最新披露的11月經營業績中,4價快遞公司的單票價格集體下降。其中,順豐、圓通、韻達、中通的單票收入分別為15.62元、2.46元、2.38元、2.20元,降幅分別為4.17%、9.36%、17.36%、16.03%。

按理說,11月份是電商大促的時期,快遞寄件需求上漲,單價收入應該也會有所增加。但如今各大快遞公司仍然繼續降低單票價格,可見快遞行業依舊無法擺脫燒錢換市場的方式。

format.jpg

圖源:電商報

實際上,整個快遞行業已經是高度同質化競爭,唯一的競爭力就只剩下價格了。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比的就是誰在價格戰中熬不住,誰就出局。

但不可否認的是,以價換量的做法的確侵蝕了整個快遞行業的盈利水平。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快遞行業11月份單票收入同比下滑了3.8%至9.1元,其中,上述四家公司單票價格的降幅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而中通方面,則放棄了全年增長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目標。

其2023年三季報顯示,鑒于以價換量的非理性競爭對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的侵蝕,原本預計全年增長1.5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的目標已經不合理,預計全年業務量維持292.7億至302.4億件的區間的指引,同比增長為20%至24%。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中通的快遞業務單票收入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展望2024年,浙商證券研報認為,預計整體行業件量增速或較2023年有所放緩,但隨著上游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繼續發力,行業增速中樞仍有望實現兩位數,回歸常態化增長。在存量競爭背景下,預計階段性價格競爭將繼續。

不過,隨著價格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快遞公司的價格優勢不明顯,行業競爭的焦點開始從價格轉向時效和服務質量的比拼。

據菜鳥官方數據,2023年雙11第一波首日,即10月31日20時至11月1日24時的訂單中,由菜鳥倉配履約的當次日達率較去年同期提升50%。

京東方面看,2023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保持了在超1500個區縣、95%京東自營訂單實現了當日達、次日達,超千萬種SKU商品品類可實現半日或當日達。

format.jpg2023年10月31日,京東物流商務倉內,工作人員正在有序揀貨 圖源:京東物流

此外,京東快遞還宣布,港澳快遞服務全面升級,香港同城快遞最快可實現4小時送達,夜間派送時間也將最晚延長至22點。

雖然提升時效和服務質量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但也意味著,投入成本也會大幅增加。

不過,快遞行業可以借助智能化技術,來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上海社會科學院區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研究員陳建勛此前對媒體表示,對于行業而言,唯一能確定也最核心的發力點,就是快遞企業在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投入,這是持續“降本增效“的關鍵。

3.快遞公司加速出海

國內市場逐漸飽和,但海外市場依舊大有可為。

因此,各大快遞公司都盯上了海外市場,成群結隊布局國際業務。

京東、菜鳥、順豐、極兔與通達系等等,均已經在全球各地布局有自身的業務。尤其是2023年,“快遞出海”的步伐更快了。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7.5億件,同比增長54.1%。

去年,順豐開通郵寄水蜜桃至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個人業務,48小時即可送達。順豐在鄂州投建的亞洲最大的專業貨運機場——花湖機場,已經開通了10條國際航線。此外,順豐還升級跨境寄遞服務,實現新加坡至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的9個城市跨境快遞次日達。

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企業,近幾年菜鳥物流加快全球擴張范圍。如今,菜鳥國際快遞的各線產品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財年,菜鳥物流跨境包裹總量超過15億件,服務1.33億名跨境消費者。

12月15日,京東物流宣布推出“國際特快送”服務,消費者通過京東快遞小程序“寄國際”即可下單,可享受一小時上門攬收服務。據悉,該服務目前已在廣州、深圳率先上線,覆蓋歐美主要國家。

順豐還在繼續擴大國際業務規模,并且已經嘗試布局多個新興市場;極兔在東南亞市場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通達系也在海外市場尋找增量空間……

在全球化浪潮大趨勢下,快遞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全球化也對快遞企業的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來看,跨境物流領域的市場格局相對分散,大部分市場仍然由眾多中小企業占據。

由于跨境電商物流涉及到倉儲、運輸、清關等多個環節,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受限于資金、技術和資源等多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形成協同效應。

總體而言,隨著行業整合的加速,跨境電商物流領域的市場格局,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度的重塑。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5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