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快遞理賠窘境如何破局?



當下,快遞行業的業務規模持續拓展,與之相伴的是業務糾紛日益增加,頻繁出現的理賠困難、賠付爭議等狀況,正在對快遞公司服務形象的構建形成阻礙。近期,威信法院對一起快遞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予以審理。

案情簡介

原告毛某于浙江某服裝店購置了價值 12,920 元的布料,其后通過某物流公司發往威信,雙方約定物流費用為驗貨付款。該批布料在運輸途中歷經 2 個物流服務部轉運,而后原告在取貨時發覺布料存有部分損壞的情況。被告物流公司以原告所提請求過高為由拒絕予以賠償,雙方經報警處理但仍未達成一致結果,故而訴至法院。

在案件受理之后,法官聯絡雙方前往倉庫查驗布料的現存狀況,針對已損壞以及尚可使用的布料數量予以詳盡統計,并且借助查看監控等手段排查布料損壞的成因。物流公司宣稱案涉布料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運費尚未支付。鑒于涉及多個運輸主體,法官屢次進行聯系,幾位被告均聲稱在運輸進程中已經履行保管義務,不存在損壞情況。其后經過調解,物流公司與途徑服務部在折抵運費之后,共同向原告賠償損失近 4,000 元。

快遞業務本質上屬于一種合同關系,快遞企業于網絡購物當中具備雙重身份,其一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其二為網絡商品經營者的履行輔助人,承擔著依照托運人的指示將商品完整無損地交付至收貨人的義務。倘若在送達進程中出現損毀、丟失等狀況,快遞公司應當依據貨物的實際價值或者市場價格承擔與之相應的賠償責任。

對此,快遞公司應注意:要將有關賠償的規定在快遞運單條款中用較大字號突出,收寄件時應提醒用戶貴重物品要保價,當快件發生毀損、丟失問題時,應盡快與聯系寄件人進行賠償。

消費者應注意:郵寄快遞時應仔細閱讀快遞條款規定,了解賠償規定。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