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保護再升級 快遞隱私面單全面推行 快遞單將不顯示個人信息



1.快遞隱私面單全面推行

拆完快遞還得抹掉個人信息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已實施的兩項國家標準:《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

其中,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基于2015年發布的快遞電子運單郵政行業標準。與2015版相比,最新國標設立了專章,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內容。

近年來,電子商務市場的不斷擴大帶動了快遞訂單的快速增長。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千億級快遞包裹的背后,也隱藏著巨大的個人隱私泄露風險。

按照以前的郵政行業標準,由于收件人信息是完成快遞業務的重要基礎信息,需要在快遞電子運單的投遞存根、收件人存根、寄件人存根上打印收件人姓名、地址、聯系電話等內容。

然而,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者對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視,如何保護用戶隱私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此,快遞電子運單最新國標主要規定了三個方面:

第一,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快遞企業和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完整個人信息。寄件人姓名應隱藏在一個以上漢字中,聯系電話應隱藏在六位以上數字中,地址應隱藏在單元房號中。

format.jpg

第二,建議對個人信息進行充分加密。快遞企業和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采用射頻識別、手機虛擬安全號、電子紙等技術手段,對快遞電子運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充分加密。

三是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閱讀權限。快遞電子運單上隱藏和加密的信息內容僅限于快遞企業及其授權的第三方和相關管理部門,使用相關設備可以合法讀取。

可以看到,在最新的國標中,明確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這意味著“隱私清單”由“可選”演變為“強制”,未來相關監管勢必更加嚴格。

根據國家郵政局去年公布的數據,全行業隱私日均使用量超過1.5億次。按照年快遞業務量1106億件計算,私人面單滲透率約為50%。

隨著國家標準的廣泛采用,隱私面單的普及程度仍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但除了監管,一些隱藏的問題可能需要依靠技術升級的輔助。

2.末端問題亟需解決

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多家快遞公司陸續推出隱私面單服務:用“星號數字”和“笑臉數字”代替中間的手機號碼、姓名和地址。

比如順豐快遞的時候,中間4位的手機號會默認隱藏。如果用戶也檢查信息加密功能,他們將進一步使用星號代替一些姓名、電話號碼和收發方的地址。

format.jpg

(截自順豐速運小程序)

2021年底,中通宣布對所有通過自有渠道下單的客戶,默認提供免費隱私面單服務,默認隱藏雙方手機號碼的中間四位數字。

其他快遞公司也在用戶發送郵件時對個人信息提供不同程度的匿名。但相比個人郵件,信息泄露的重災區還是在電商部分。

幾年前,央視發現很多快遞單在網上明碼標價批量銷售,情況十分猖獗。買家會根據快遞的類別判斷消費者是否“容易上當”,然后通過“快遞丟失,商家索賠”、“貨物有問題,聯系退款”等理由實施電信詐騙。

format.jpg

換句話說,電商的個人信息更有價值,也更容易泄露。

目前市面上不普及隱私面單的快遞,50%多是電商。在以電商為主的“通達系”,快遞包裹顯示完整個人信息的情況較為普遍。

對于這種現象,中通客服回應:“我們只負責運輸,郵寄信息由商家填寫,商家沒有選擇隱號服務。”

童淵客服還表示:“如果我們在購物時選擇號碼保護,我們通常會隱藏關鍵信息。如果這個快遞不是隱藏的,可能是商家沒有勾選相應的服務。”

換句話說,隱私面單的“可選”性質可能會導致用戶或企業忽略此功能。隨著有關部門開始全面推行隱私清單,讓它成為“必備品”并不難。但同時,還有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隱私面單對末端交付的阻礙。

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中提到,隱私面單上隱藏和加密的信息必須使用相關設備合法讀取。這意味著,快遞員在最后投遞時,必須使用設備掃描面單,才能獲得完整的信息,聯系收件人取件/投遞。

如果網絡不好,設備讀取慢,顯然會影響分發效率。

終端發貨工作一般是“計件”模式,影響效率和收入。就像“送貨上門”一樣,隱私單被末端網點拒收,因為會增加工作量。

所以,要想真正全面推廣,光靠法規和監管可能是不夠的。如何讓終端網點接受隱私列表才是更根本的問題。

3.快遞企業、電商平臺缺一不可

作為快遞業務的大頭,面單上的大部分個人信息都是消費者提供給電商平臺的。所以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這件事上,也需要電商平臺的努力。

比如使用第三方物流的Tik Tok,選擇通過深化合作來保護用戶的信息。

去年6月,ZTO快遞和Tik Tok電子商務達成合作,共同促進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ZTO快遞將為使用Tik Tok電子面對面的消費者提供全隱私面對面服務,對快遞面對面上的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脫敏處理,并將消費者的部分手機號碼替換為星號。

自建物流的電商平臺可以更好的保護用戶信息。比如去年9月,淘寶開放平臺升級,手機號部分字段不再隱藏,直接換成虛擬號碼。

format.jpg

(截自淘寶開放平臺)

淘寶天貓通過菜鳥發貨的所有訂單都是虛擬號碼形式(11位主機號+分機號)。商家可以撥打虛擬號碼聯系收件人,完成包裹投遞和售后。但虛擬號碼不能直接發送短信,商家仍需利用平臺密文手機號短信通道發送短信。

現在虛擬號碼的形式逐漸普及,既可以隱藏用戶的真實手機號碼,又方便快遞員和商家聯系消費者,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隱私單普及的最大障礙。

目前來看,虛擬號似乎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而是用戶的姓名、地址等。,虛擬號碼可能還沒有覆蓋。另外,當用戶取件時,虛擬號也會增加識別難度,這也是由此衍生的新問題。

但我們也相信,在電商和快遞行業的共同努力下,隨著相關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相關技術的迭代。在不影響投遞效率和用戶體驗的情況下,可以很快實現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有效保護。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