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郵政局近日召開2023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季度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曾軍山表示,一季度,郵政行業增速逐月改善,部分指標重回兩位數增速,總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運行開局良好。
一季度,郵政行業運行主要呈現行業快速增長、快遞業務結構出現新變化、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區域結構持續優化、市場活力不斷增強的特點。一季度,郵政寄遞業務量和行業業務收入分別完成341.7億件和356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9.0%。
其中,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68.9億件和258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0%和8.2%。3月份快遞業務量突破100億件,增速重回20%以上。一季度,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億件和28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8%和11.9%。一季度,快遞服務公眾滿意率和72小時準點率分別為81.6分和75.4%,同比上升1.6分和3.4個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占比分別提高1個和0.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增速明顯加快,西部地區增長勢頭良好。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速是全國增速的近兩倍,成為全國增長的亮點。快遞服務在中小城市已經下沉。一季度全國70個中小城市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過40%。企業投資意愿依然較高,郵政行業繼續加大科技研發、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設施、運輸能力等方面的投入。
曾軍山指出,這些特點既反映了郵政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也反映了我國居民消費信心不斷增強,經濟復蘇明顯回暖。一季度行業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利好政策不斷釋放。二是郵政快遞業流通暢通充分發力。第三,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促進了郵政快遞業的發展。


(圖源:國家郵政局,下同)
發布會還介紹了一季度國家郵政局部分重點工作情況。一季度,國家郵政局扎實推進郵政強國建設,與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有序推進“十四五”郵政業規劃中期評估,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郵政普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持續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印發《2023年郵政業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推動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建設,加快建設開放惠民、集約共享、安全高效、綠色低碳、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
持續推進平安寄遞建設,確保全國“兩會”等重大活動期間寄遞渠道安全,強化寄遞信息安全,督促企業加強虛擬安全號碼、隱私面單等應用。1-3月,全行業日均隱私面單使用量達2.14億單,占比約70%。積極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印發《關于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并實施“9218”工程。

國家郵政局印發《關于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
“快遞進村”是行業的重點工作之一。隨著快遞網絡不斷下沉,春節期間農特產品寄遞需求旺盛,一季度農村快遞同比增長高于全國快遞業務。“快遞進村”模式更加多元化,村直投比例越來越大,郵政合作、快速合作等模式更加成熟和普及。今年,國家郵政局將研究部署未來三年農村快遞服務體系建設,以“土特產”為重點,擴大快遞服務現代農業覆蓋面和規模,繼續推進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推動農村快遞高質量發展;注重突出縣域作用,積極推進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創建活動;推進郵政投遞合作、郵政快遞合作等共同配送模式,深化農村“客貨”一體化發展。
一季度,郵政快遞業區域發展結構均衡,中西部地區快遞占比繼續提升。曾軍山指出,區域結構持續優化體現在四個方面:省與省之間,頭部省份充分發揮“穩定器”作用;城市間的平衡性繼續改善,非省會城市占比繼續提高,部分三四線城市增速較高;長江中游城市群快速增長,增速排名第一,超過全國快遞業務增速8個百分點;快遞攬收結構趨于平衡,20個省份攬收比有所提升,多在中西部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