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億邦動力獨家獲悉,多位業內人士透露,TikTok電商已對跨境業務進行調整,代號為“S”(Store的簡稱)的項目組將啟動自營“全托管”模式,即商家只負責貨源,平臺解決流量、貨品運營等問題。
同時,TikTok Shop的功能將于今年在美國全面放開。巴西、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中東等網站尚未有明確的啟動時間表。
據悉,TikTok電商正處于調整和研究階段,最終方案尚未百分百敲定。

一位接近TikTok電商的人士指出,“S”項目的第一負責人直接向Bob匯報。TikTok團隊直接和中國的供應鏈對接采購。按照現在的概念,購買的商品一部分由TikTok官方銷售,一部分進入配送系統,由買家挑選商品并配送。
項目S可以保證商家的銷售鏈條更短。換成供應商后,只需要把貨送到國內TikTok官方倉庫(第一站很可能在廣州),不需要做前端銷售和運營,流程會變得更高效。至于“S”項目采用直采還是代銷模式,TikTok電商官方尚未給出明確結論。
同時,TikTok進一步加大了在美國市場的布局,計劃今年在美國全面開放TikTok店鋪的功能。據了解,今年4月初,TikTok電商增加了美國小店的功能測試,美國當地商家可以自主申請該功能。

(圖源:億邦動力)
美國當地商人艾倫透露,“TikTok電商傭金是‘訂單已支付金額的2%+每單0.3美元的固定費用’(亞馬遜傭金率通常為8%-15%),在一定期限內享受優惠政策。”
TikTok電商還在美國推出了“聯盟營銷”的傭金激勵計劃。創作者可以通過短視頻內容、直播投放以及自己的個人資源推廣產品,賺取傭金。創作者的提成比例由商家制定,商家可以直接與創作者協商,最后給后者1%-20%不等的銷售提成。
此外,TikTok電商的組織架構也在進行相應的調整。北美商家Bruce透露,“為了做好‘S’項目,之前跨境業務線的很多員工都被派去支援,也有人去自己的團隊繼續深耕。”TikTok一直在嘗試新的模式和思路,甚至在兩個月內對組織架構進行了四次微調。

目前TikTok店團隊有兩大業務線:一是服務中國賣家的跨境業務(賣家公司在中國注冊,通常在中國發貨),團隊多分布在滬、穗兩地,進一步分為am團隊(商家運營團隊)和CM團隊(服務商運營團隊,如MCN、戴博);
二是服務于海外本地賣家(賣家公司注冊在海外,通常發貨在海外)的book-to-book業務(內部簡稱“book”),團隊分布在海外,由各國國家經理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TikTok近日宣布在官網推出新的廣告產品“Pulse Premiere”,支持廣告主將其廣告直接放在TikTok的For You feed上優質發布商內容的后面。Pulse項目允許精英創作者在TikTok帖子后面發布視頻廣告,并保留一半收入。

(圖源:TikTok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