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掀起退貨商品購買潮,零售商成本壓力大降



一、消費者搶購退貨商品

在消費者錢袋子越捂越緊的當下,一股新的購物熱潮在美國正快速興起。

最近有消息稱,大量美國消費者涌入全國各地的廉價商店搶購來自亞馬遜、沃爾瑪、Target、Kohl’s等零售商的退貨商品,很多購物中心的停車場甚至在早上7點就已經大排長龍。

format.jpg

購買退貨商品成熱潮 圖源:the Washington post

據了解,這些廉價商店也被稱為“垃圾箱商店”、“瘋狂垃圾箱”、“熱箱”、“特價箱”等,主要銷售那些已經退回給主要零售商的產品,從兒童玩具到iPad、其他技術的玩具和配件,種類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并且,商品價格通常在補貨日最高,起價約為每件10美元,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還會進一步下降。

除了明碼標價的商品外,消費者還可以購買價格低至15美元的“神秘袋”,這是一盒未指定的商品,即常說的盲盒。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優勢,垃圾箱商店在TikTok上吸引了一大批狂熱追隨者。

有位用戶在TikTok上發布視頻展示,其在價值50美元的“神秘托盤”中購買到一張來自沃爾瑪退貨的沙發;還有位用戶分享了她在“垃圾箱商店”購買的每件售價僅為4美元的夜燈、托盤和發帶等。

format.jpg

用戶在TikTok上分享購物經歷 圖源:TikTok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很多消費者搶購退回的商品,然后在網上轉售以獲取利潤。就目前來看,美國垃圾箱商店已經出現了數十家,這給了這些退貨商品第二次生命

二、退貨問題難解

垃圾箱商店的興起,無疑為零售商倍感頭疼的退貨難題帶來了一個妙計。

隨著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網購,被退貨的商品數量也隨之上漲。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NRF)的數據顯示,去年美國消費者退回了8160億美元的商品,約占在線總銷售額的16.6%,基本與2021年的16.5%持平,但高于2020年的10.6%。

format.jpg

美國消費者退貨率居高不下 圖源:NRF

大量的退貨商品,給零售商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前期運輸成本、物流、處理和重新包裝的成本,很多時候這都需要零售商自掏腰包。據Pitney Bowes的一項調查顯示,退貨使零售商平均損失其訂單價值的21%。NRF則估計,零售商每處理一次退貨就需要支付33美元。

format.jpg

零售商損失巨大 圖源:Pitney Bowes

更為嚴重的是,許多被退貨的商品往往會因為運輸破損、定制等無法進行二次銷售,這無疑增加了零售商的成本壓力并造成了環境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約有40%的零售商從今年開始向消費者收取退貨費用。比如,Zara、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和Urban Outfitters的退款費用均在 5 美元或以下。

此外,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商則開始簡化退貨流程,并幫助賣家二次銷售退貨產品,減少退貨帶來的損失。Target發言人此前曾表示,當退回無法轉售的商品時,其會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對材料進行搶救、捐贈、回收或再利用

垃圾箱商店的經營模式正是如此,這不僅能讓退貨商品的價值得到再利用,減輕零售商和賣家的壓力,還能讓消費者低價獲取自己心儀的產品,做到兩全其美。

總的來說,商品退貨現如今已經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若想徹底杜絕這一問題的產生,賣家還需從源頭抓起,比如提升商品質量、做好與消費者的售前溝通,不斷優化服務。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2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