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財報出爐
亞馬遜終于扭轉了去年嚴重虧損的局面。
日前,亞馬遜發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亞馬遜在這一季度的業績均超預期。
具體來看,亞馬遜第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達到1274億美元,高于分析師此前預測的1246億美元;營收從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增長30%至48億美元;利潤達到31.7億美元,遠超分析師預測的22.4億美元。

在北美市場,亞馬遜銷售額同比增長11%至769億美元;營收從去年同期的虧損16億美元轉變為盈利9億美元,這是自2021年以來首次實現盈利。北美市場的扭虧為盈,也是亞馬遜整個季度業績達到預期的關鍵數據。在國際市場,營業虧損從13億美元減少至12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在線銷售額增速繼續放緩,僅增長3%達到511億美元;但實體店銷售額猛增7%為49億美元。這意味著隨著消費者重回實體店購物,電商業務受到一定沖擊。
財報公布后,亞馬遜的股價也隨之大漲。其實在公布財報前,市場似乎早已放出亞馬遜前景樂觀的信號。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已較低點反彈近31%。
由于宏觀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亞馬遜對下一個季度的業績預期仍持謹慎態度。預計第二季度,銷售額將在1270億美元至1330億美元之間;營收在20億美元至55億美元之間。公布預期后,股價也回吐了之前的漲幅。
二、降本增效成關鍵
回顧過去一個季度,降本增效可以說是亞馬遜的發展主題,這也是其業績超出預期的關鍵舉措。
在今年3月,亞馬遜宣布將進一步裁員9000人。而在今年年初,亞馬遜已經裁掉了超過154萬個工作崗位中的1.8萬名員工。據統計,亞馬遜員工人數下降了10%至147萬人。

除了裁員,重組或關閉業務也是降本增效的必然舉措。此前,亞馬遜取消了部分倉庫的擴建計劃,并暫停其位于弗吉尼亞州背部的總部二期工程。并且,亞馬遜還關閉了Amazon Fresh和無人便利店Amazon Go等不盈利業務。
數據顯示,亞馬遜第一季度的運營支出增長略低于9%,為近十年來的最低增幅。再加上亞馬遜多次上漲賣家各項服務費以及多站點上調Prime會員費,第一季度第三方賣家服務收入增長20%,約有2600萬名消費者訂購當日達商品,比去年增長了50%。

(亞馬遜英國站上漲MCF費用)
一邊是收縮自身內部業務,一邊是將成本壓力的轉移。在這樣大規模的降本增效措施下,亞馬遜業績均超預期也在情理之中。但隨著消費者繼續減少可自由支配類別的開支并轉向購買低價商品,亞馬遜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還要面臨諸多挑戰。
同樣對賣家來說,如果在線銷售額增速持續放緩,賣家受到的沖擊只怕會更大。因此,賣家還需不斷調整經營策略,尋求新的發展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