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市第三屆尋找“最美快遞員”活動揭曉發布會8月15日舉行,柳明山、蘇麗卿等8名“最美快遞員”和泉州碧桂園“星青年”菜鳥驛站等2個“最美快遞員”團隊受到表彰。

圖源:菜鳥驛站公眾號
發布會通過播放獲獎快遞員(團隊)事跡短片、開展采訪等方式,逐步揭開他們勇敢、勤奮、敬業,不顧疫情四處奔波,或創業成功的故事。他們用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貢獻,感動了現場的觀眾。發布會上,快遞從業者代表現場演唱了歌曲《孤勇者》,以《泉城情·快遞愛》為主題深情朗誦,或聲情并茂或娓娓道來,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在“最美快遞員”中學,“星青年”菜鳥驛站創始人陳美蓉成為熱心公益、貢獻社會的代表:她匯聚了16名自閉癥、精神障礙青少年,讓原本缺乏人生目標的“星青年”人成為勤奮的“小蜜蜂”,讓他們通過電商包裹送上門服務,真正走進單位大門和社區。
另悉,5月19日,由國家郵政局、中華全國總工會指導的第五屆“中國夢:尋找最美快遞員”活動在北京舉行。菜鳥驛站站長馬蘭等10名“最美快遞員”和3個“最美快遞員”團隊受到表彰。

截自微博
天津融創君瀾菜鳥驛站站長馬嵐,從2016年開始運營菜鳥驛站。雖然我可以失去聽力,不能說話,但馬嵐可以讀唇語,能熟練使用電腦和手機,活躍在聊天群里。
去年1月,由于小區采取封閉措施,看到醫護人員在大風中為大家做核酸,讓馬嵐感到十分心疼,便自發為“大白”煮上熱姜可樂,希望一點心意能溫暖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馬嵐的故事被上百家媒體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不管前一天多累多忙,馬嵐每天早上7點都會準時開門。到晚上10點半,他基本上每天都在店里待15、6個小時,小區1000多戶大部分都見了面。每次小區住戶過來,手機顯示取件碼,馬上就能從快遞架上找到快遞。遇到好鄰居,他們在取包裹的時候會結伴而行,也會用彼此都能聽懂的方式交流。外地人來取包,一個對兩個,在這里租房的外地人都很熟悉,也對馬嵐的服務贊不絕口。

圖源:菜鳥驛站公眾號
在菜鳥驛站,細心的馬嵐還給鄰居們準備了方便使用的小推車。遇到老幼孕婦及身體不方便的業主,他會主動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