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江湖,一場“貼身肉搏”戰正在上演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全網12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長達7.1小時,其中用戶總使用時長在中短視頻中排名第一,達到28%。相當于10億用戶每天看2小時視頻。視頻平臺正在將用戶引向電商、餐飲、旅游等多個垂直賽道。

其中,外賣作為“本地生活”的第一張門票,在流量涌入的那一刻,正在發生裂變。

一方面,Tik Tok、微信等流量巨頭紛紛加入戰局,另一方面,進攻的美團也匆忙推出直播。如果你餓了,你在偷偷努力…“互聯網上半場在做自己的事,下半場你在做我的事,我在做你的事。”這句話也在最近風起云涌的外賣市場得到了印證。

繞不開的流量池

一方面,Tik Tok的外賣業務仍在加速發展。

在Tik Tok將外賣放在更加顯眼的位置后,從7月份開始,Tik Tok的外賣開始了“暴漲”模式,目前已進入100個城市,包括深、杭、漢、寧等一線城市,無錫、寧波等二線城市,甚至馬鞍山、安陽等三四線城市。

圖片

分析抖音的主要營收業務,不難發現,目前抖音的主要營收業務是平臺廣告、直播打賞分成和直播電商傭金。雖然廣告是抖音的“搖錢樹”,但對于如此重要的抖音,如何開拓更廣闊的商業空間才是核心任務。

從目前的動作來看,以7億日活抖音進入外賣市場,只是撬開“本地生活”大門的開始。深入看,從團購、酒旅到外賣,如果抖音想“包含”生活服務,外賣是其成功的關鍵。

數據顯示,目前抖音生活服務業務已覆蓋370多個城市,合作門店超過200萬家;截至今年一季度,抖音生活服務月GMV突破100億。同時,抖音敏銳地抓住了短視頻和直播具有天然營銷屬性的優勢,在本地生活版圖中一路小步前進,逐漸深入腹地。

另一方面,在高調進入抖音之后,微信也通過小程序試水。

據億邦動力報道,微信小程序外賣項目“門店快遞”已于近日在第二批12個城市正式上線,分別是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南京、蘇州、杭州、溫州、武漢、福州、佛山、東莞。

圖片

據內部人士透露,該項目近期加快了擴張步伐,正在一二三線城市密集招商,主要針對有連鎖店和前置的小程序業務,8月份將在第三批城市投入運營。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微信就在深圳和廣州試水“門店快遞”服務,入駐商家包括肯德基、絕味鴨脖、喜茶等消費品牌。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微信作為一個超級流量富礦,把店鋪放在發現頁小程序中,本身就是商家巨大的流量入口。

據悉,目前這些位置的廣告和流量都是免費的。用戶可以在微信搜索中輸入“門店快遞”看到項目入口,點擊“去看看吧”,直接跳轉到門店快遞主頁面。

在商家最關心的傭金方面,微信更是誠意十足。據介紹,店鋪快送測試一年內,騰訊官方不會收取平臺傭金;騰訊也不從消費者支付的配送費中抽取傭金,直接在商家和第三方能力之間結算。除了測試期間不收傭金,騰訊還將提供千億級流量支持店鋪快遞業務。

更有意思的是,美團再次加大了對直播的投入。

其實早在2020年,美團就在內部組建了直播團隊,推出了以商家直播為主的小程序“美團Mlive Live”。此后,美團的反復迭代始終沒有起色。

今年4月18日,在“神券節”上,美團前“外賣直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直播當天,美團配合“外賣+到店”兩大餐飲場景,實現外賣訂單同比增長近50%,日活用戶增長75%,參與活動的餐飲品牌GMV周增長率超過30%。

隨后的兩個月,美團成立了直播中心。7月12日,也有網友發現,美團App首屏推薦位置高居“美團直播”一級入口之首。點擊后,頁面會跳轉到實時聚合頁面。據悉,該入口目前處于灰度測試階段。

最近北京已經可以在美團App首頁看到“美團直播”的入口了。同時也可以在首頁看到“直播”的商家透露的信息。

圖片

點開“美團直播”后,精選頁面除了美團各項業務的官方直播間外,還有各類型連鎖品牌商家自播,如牛約堡、三個先森的韓式炸雞、7cake蛋糕等。就目前來看,美團并沒有大范圍地設置明顯入口以及打造單獨內容版塊的跡象,而是把直播功能當作商家提供運營服務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這些連鎖品牌尚未做地域細分,點開下單頁面,有些商家會顯示出“當前城市無可配送門店”的字樣。

圖片

伴隨日后詳細明確的規則日益成熟,對于全面鋪開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更有報道稱,直播已經被美團視為2023年公司級別戰略之一。

據業內專業人士介紹,在邏輯上,美團做直播與淘寶做直播、做內容電商類似。美團商家多,流量大,其部分用戶本身就是可以用直播進行轉化,也導致美團自然會推出直播作為其促銷形式的一種,也就是說從圖文到直播短視頻是一個必然的方向,更何況這已經是一個被用戶驗證可以接受的方向。

下單了,然后呢

說到外賣,就不得不提外賣的關鍵環節:業績配送。事實上,當外賣送到用戶手中時,所需的流程包括購買、支付和配送。其中,涉及和影響用戶體驗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分發。可以說,是騎手和平臺將商家和消費者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線上消費和線下服務的消費閉環。

對此,新老玩家似乎有了新的解決方案。

微信采取了“輕”的運營模式。目前順豐、達達、閃送等第三方已經接入“門店快遞”,屬于穩扎穩打的常規路線。的確,如果只是為了外賣業務而自建配送網絡,需要運輸大量的人力和成本,這對于微信本身目前的定位來說是沒有必要的。

對于以深度進攻“本地生活”為目標的抖音,嘗試以更多方式貫穿業務流程,也可以為未來拓展更多“本地生活”業務邊界打下基礎。

近日,抖音外賣通過與達達、閃送、順豐城、UU跑腿等實時配送平臺合作,在北京、上海、成都等試點城市開辟了“團購配送”。另一方面,邀請部分商家進行自配送。與其他配送模式不同的是,自配送的整個下單過程都在抖音平臺內完成,無需跳轉到餓了么等抖音小程序,用戶終端顯示“商家自配送”。

圖片

這是抖音在分發方面的又一新動作。最近有消息稱,抖音正在組建自己的發行團隊,盡管抖音否認了這一消息。據中信證券測算,抖音順豐的同城配送平均成本為10.2元,高于2022年的7.1元,成本差異顯著。隨著本地生活訂單的增加,抖音必須補上性能短板。而在自建配送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選擇由商家實行自配似乎是迫在眉睫。

此外,外賣平臺在績效環節具有排他性和規模經濟性。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團外賣在中國在線外賣市場的份額為65.2%,餓了么和口碑之和為33.6%。不僅市場份額領先,美團強調的“業績交付能力”也是其核心競爭力。

正如美團在財報中提到的,配送網絡是餐飲外賣和美團閃購業務的核心,也一直是美團的競爭優勢。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即時配送訂單量高達177億單,餐飲外賣單日訂單量超過6000萬單。

除了美團,老玩家們也是如饑似渴,都在暗中發力。

6月20日,在2023夏季商家大會上,我們公布了扶持商家的六大舉措:比如,扶持好店好貨,加大陽光系列商家投入,成立地方商家學院,搭建開放平臺,重點扶持細分行業探索創新,重新啟動夏季消費促進活動。同時,餓了么還將針對返新店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比如平臺會引導店鋪積極參與18紅包節、直播等熱門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抖音外賣試圖貫穿配送的同時,部分商家已經“撤退”。據介紹,北京金鼎軒、胡大等首批試水抖音“外賣到家”已全部退出…

這似乎也證明了商流和物流永遠是建立一個新業務的最基本的基礎。無論什么模式,最終的競爭都將回歸到物流和供應鏈能力的競爭。面對這場持久戰,作為馳騁多年的老玩家,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2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