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中通、圓通、韻達三家快遞公司相繼發布公告,提醒用戶加強?防范電信詐騙。

中通快遞公告
最近,快遞安全相關話題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焦點。不少網友反映,明明沒有買東西,收到快遞包裹中出現刮獎小卡片,聲稱掃碼即可抽獎;或收到虛假物流短信,聲稱包裹寄丟,要求你聯系客服。這背后,是不法分子精心設計的詐騙圈套。
今年3月,北京海淀法院審理了一起“盲發快遞詐騙”案件。王某某通過快遞向不特定人員盲發包含詐騙傳單的快遞12萬余單,騙取大量錢款。北京海淀法院經審理,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
此外,據浙江省郵政管理1月8日消息,義烏郵政管理局接企業反饋,蘇溪韻達有一合作客戶賣箱包,司機上門取件時發現與平常發貨產品不一致,隨即上報至司機主管,主管上門查看發現客戶違規寄遞詐騙小卡片,當場停止取件并上報業務經理和場地操作經理,業務經理上門查看后通知財務回收單號并報警處理,場地立即停止卸貨掃描,已經掃描發出的做內網攔截處理,共攔截詐騙小卡片17244票,回收單號1700個,該涉詐客戶被派出所帶走調查。
據焦點訪談此前曝光,如果消費者沒有網購,卻突然收到快遞,里面還夾帶著一張刮獎卡,當刮開后發現自己還“中獎”了,很大概率就是一個新式騙局。當你掃上面的二維碼后,會彈出一個智能人工服務,之后步步誘導你下載安裝所謂“能賺錢”的手機應用程序。

圖源:央視新聞
法官表示,盲發快遞詐騙是電信網絡詐騙的一種,此種犯罪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與電信網絡詐騙相互交織,犯罪分子非法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后,通過快遞盲發給不特定的受害人,從而達到電信網絡詐騙的目的。
據了解,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渠道進行詐騙,主要形式為偽造快遞單、冒充客服、高額到付、虛假刷單及高價物品代收等。詐騙分子通過發送虛假賠償鏈接、誘導掃碼、虛構包裹異常或高收益兼職等方式,騙取個人信息、轉賬資金或實施洗錢活動。近年來,這種利用快遞進行的詐騙手法屢見不鮮,讓不少人上當受騙。
如何防范快遞包裹中的電信詐騙?中通快遞在公告中提到,若收到可疑快遞,請先通過官方網站、APP、小程序、公眾號、客服電話等官方渠道核實信息;若快遞內附不明二維碼和不明鏈接,請勿掃碼、請勿點擊;無法確認來源以及信息、物品詳情的快遞請直接拒收。
詐騙包裹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唯有快遞行業加強內部管理、監管部門強化執法、電商平臺加強信息防護、公眾提升防范意識,才能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