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400億件,比2019年的400億件提前128天,比2022年提前24天。2023年以來,快遞行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業務量增速逐月加快,僅4個多月就完成400億件,反映出中國居民消費信心增強、經濟持續向好的積極信號。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人潮涌動,商品流通,勾勒出一派煙火氣十足的繁榮景象,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蓬勃發展的假日經濟進一步促進了快遞業務的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4月29日至5月3日),全國攬收快遞包裹14.96億件,日均攬收比2019年五一假期增長119.6%,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長11.64%。快遞包裹發送量15.99億件,日均發送量比2019年五一假期增長144.59%,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長8.78%。
為了做好節日快遞服務,全國400萬快遞小哥堅守崗位,穿梭于大街小巷。在山東淄博,十幾萬人在“搶烤”的同時,快遞公司抓住機遇升級服務,通過設立便民服務點、流動代收、完善冷鏈包裝等方式,將當地網絡名人小吃等特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在貴州貴陽,快遞公司積極與景區、商業街、酒店、交通樞紐等合作。,并提供“即買即送”的套餐服務,方便游客輕松出行,玩得開心。
此前,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上午8時,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300億件,比2019年提前99天,比2022年提前18天。數據顯示,快遞業日均收寄包裹量超過3億件,在便利消費、服務民生、拉動經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據了解,今年以來,快遞換擋進村,不斷下沉服務網絡,讓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銷往全國,讓時尚新穎的消費品走進農民家中,既促進了農村消費,又提高了消費品質。成為縮小城鄉差距、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舉措。
同時,隨著制造能力的快速釋放,快遞企業抓住機遇,積極構建進廠物流、倉儲配送一體化、末端配送、區域供應鏈服務、嵌入式電子商務等模式。在浙江杭州,快遞企業建設了數字化智能云倉,為九陽集團旗下的豆漿機、電飯煲、空氣炸鍋、凈水器提供倉儲、出單、包裝、運輸、配送等一體化服務。在湖南長沙,快遞企業以資本為紐帶,與福柯醫療合作,建設預包裝倉庫,安裝自動化設備,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