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調整末端費用
一個電商平臺要想在東南亞市場順利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物流硬實力。
近日,Lazada官方宣布,出于對市場各種因素的綜合評估和考慮,將進一步調整Lazada越南站點的終端費率。目前,越南網站的新費率卡已在Lazada官方公告欄公布。

(Lazada越南站點新版費率卡 圖源:Lazada知識庫)
具體來說,Lazada對越南站的終端收費做了如下調整:一是Da Nang、Ha Noi、HCM地區0.01kg-2kg不等的包裹終端收費平均上漲4%-22%;其次,Lazada規定此次調整僅適用于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日韓履行越南站點的訂單,其他地區不在適用范圍內。此外,Lazada官方公告顯示,上述調整將于2023年10月13日生效,在此日期之前創建的訂單的終端費仍按舊費率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Lazada第一次調整終端費。早在今年7月,Lazada就宣布將Lazada印尼站點的終端費平均上調10%,并規定此次調整僅適用于中國大陸、香港、中國、日韓發往印尼站點的訂單。

(Lazada印尼站點新費率卡 圖源:Lazada知識庫)
對此,Lazada認為,碼頭費的調整是基于運費和配送服務的綜合考慮。Lazada希望通過調整碼頭費,提高東南亞地區物流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配送服務。Lazada還在公告中提醒平臺賣家,要關注新的終端費調整,按照新的費率合理設定商品價格,確保業務正常開展。
2.物流成難題
由于多島嶼的特殊地理環境和較落后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問題尤其是末端配送問題已經成為東南亞電商市場發展的“攔路虎”,包括Lazada在內的眾多電商平臺都在竭盡全力破解這一難題,而Lazada對東南亞地區末端費用的幾次調整,正是出于其對東南亞末端物流難題的精準考量和切實評估。
事實上,Lazada一直都很重視東南亞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在末端費用等細節上持續發力,Lazada還在努力加強對東南亞物流網絡的宏觀布局。
根據Lazada官方提供的數據,Lazada已經在東南亞六國的17座城市建立起了至少30個倉庫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心。截至目前,Lazada在東南亞六國已擁有超過3000個自提點,這為東南亞消費者的購物之旅提供了極大的便捷性。Lazada還強調,其物流網絡末梢已遍布東南亞6國的幾乎任何一個海島、漁村。

(Lazada在東南亞17座城市建立了配送中心 圖源:Lazada)
說到“最后一公里”,就不得不說Lazada之前對末端物流的詳細布局了。據悉,今年6月,Lazada推出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端的一系列規范。對于未按要求交付的,Lazada將按規定進行處罰。除了規范配送人員的行為,Lazada還對終端配送人力安排做了總體規劃,根據區域內包裹數量和促銷活動時間合理安排人力。Lazada認為,上述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裹配送效率,改善末端物流體驗。
當然,物流是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中之重。除了Lazada,東南亞其他電商平臺也在物流服務上下了賭注。以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為例。據悉,Shopee印尼站創新了COD Cek Dulu功能,進一步擴大了該功能在印尼的覆蓋范圍,為遠離銀行或偏遠地區的印尼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實惠。Shopee Philippines還宣布將向所有Shopee賣家開放TatakPinoy國際計劃,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跨境物流支持的購物體驗。

(Shopee將推出TatakPinoy International計劃 圖源:OneNews)
總而言之,物流是連接平臺、賣家以及消費者的橋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相信隨著Lazada等電商平臺對東南亞物流服務的持續發力,多島嶼的東南亞最終也能大步邁進精細化、便捷化的電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