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話概括:線上平臺將貨主的貨源信息展示給有找貨需求的人,最終達成貨物運輸交易。
圍繞車貨匹配會存在3種角色:貨主、車主、平臺;3者相愛相殺,誰也離不開誰。
1. 貨主
①直客-B端&C端
痛點:找車過程中的巨大時間與精力成本。涉及談運價、貨物安全、運輸監控、異常處理。
需求:需要一個穩定靠譜的運輸服務商,自己只管發貨,其它由運輸服務商負責。且由于物流行業的特殊性,最好這個運輸服務商能開票和定期結賬。
貨主們并不想直接對接司機,會把自己的貨運需求給到第三方物流或者信息部,再由ta們來組織司機承運。
②3PL-第三方物流
痛點:買車/自建運力成本巨大大大,會導致企業模式重。
需求:非計劃性&外包干線需求,去外面找運力承接,達成企業的降本增效。
第三方物流出名的如順豐/德邦,還有很多悶聲發大財的物流公司。這些公司在自有司機不能滿足貨源運輸需求的情況下,會外包部分貨源。
③信息部/黃牛
痛點:需維護關系&人脈,才能有穩定貨源;運輸過程中的司機管控問題。
需求:與貨主/三方物流有良好的關系,形成大量穩定的貨源&大量穩定聯系可控的熟車司機。
2. 車主
①個體司機
痛點:貨少車多,內卷嚴重;運價越來越低,車輛維護成本高;運費拖欠,黃牛/貨主/平臺卡扣。
需求:自身固定線路的穩定貨源;貨好拉,結算快,運價有一定保證。
②物流公司
3PL-第三方物流&專線物流公司,行業內大部分優質貨源基本都是ta們承運,他們可以承擔貨主不愿意承擔的風險與賬期。
黃牛其實也是車主,雖然沒有擁有實質的車。
3. 平臺
①運滿滿
車貨匹配模式:
商業模式:圍繞車貨匹配業務,深耕后市場服務。
運滿滿當前僅提供信息撮合的業務占比還是最多,從其推出的滿運寶業務、定價業務、b端承運業務可以看出,平臺想把純信息撮合的業務往第三方擔保和大型承運商方向轉化。
運滿滿已確定不從車貨匹配里賺錢,而是在司機全鏈路:購車-金融-掛車-保險-掛靠-配貨-加油-過路-維修保養-二手車每個環節的增值服務里搞錢。
②福佑
車貨匹配模式:大型承運商
商業模式:中間商賺差價
兩個平臺可發力點:
- 挖掘大量B端貨源
- 建立貨主和司機信用體系
- 建立在途運輸服務標準
- 車貨匹配訂單精準匹配
- 貨車后市場的挖掘
什么是車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