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了解如何處理倉庫的出入庫差異



入庫差異,多入,這是多收貨了,但是沒有入賬沒有入系統。實物收了100,系統只入了90或者直接漏入了。

第一種處理辦法是,修改原來入庫的訂單,直接修正入庫數量。

第二種辦法,如果不能修改原來的入庫訂單,就需要重新補一個入庫單。但是需要注意,本質這樣操作是不太合規的,因為收貨的動作在之前已經發生了,現在補一個單,相當于只有數據進來,這是虛入庫,要做好訂單的備注。近些年物流行業發生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就是通過這種虛入的形式,收貨員幫供應商多入庫,供應商多拿貨款,再進行分贓,這里特別強調一下。

第三種辦法是,通過盤盈來處理多貨,到這一步了,就說明沒有查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異,也沒有找到責任人。操作盤盈,要通知上游的采購或貨主。

入庫差異的少入,這是少收貨了,收的實物比系統上少。實物收了90,但是系統入庫了100。

第一種處理辦法也是修改原來的入庫單,直接修正入庫數量。

第二種辦法是,協調供貨方,對入庫差額進行補貨,或者是補一個退供單,虛退一筆。

第三種,當少入的是逆向訂單時,也是優先修改原來逆向訂單,如果不行,那就重新發起一個出庫訂單,虛出給客戶,當然,這是要和客戶溝通好的。

出庫差異的處理,也是分多出和少出兩種情況。

多出庫,實際上就是做了訂單超發或者無單出庫,訂單1個,結果發了兩個。

第一種情況,是多揀貨造成了多出,一般就是員工粗心大意,他自己也不知道。首先看能不能修改訂單,也是要和客戶溝通清楚的。客戶原來訂1箱,這是他的需求,倉庫發了兩箱,還要把訂單也改成兩箱,客戶能不能消化兩箱,所以溝通清楚,不是倉庫自己就把訂單隨意改了。同理,做補單也是一樣的邏輯。

第二種情況,是無單出貨。這就是操作不規范引起的,一些老客戶,長期合作很長時間,訂單發送的形式、時間都比較隨意,甚至有時候就是口頭一說,倉庫就給出庫了。盡量不做無單出庫,逼不得已要做,也要做好記錄,事后及時補出庫單。

第三種情況,是串貨引起的出庫差異,訂單是A商品,實際揀貨出庫是B商品,倉庫自己來處理這個差異,那就只能一個盤盈一個盤虧,這就是兩條不良數據,所以不要這樣操作,優先協調客戶做換貨處理。正確的商品補發,錯誤的商品帶回來。

第四種情況,是退貨、報損這些操作實物已經處理了,但是系統沒有及時入賬,這也是操作不規范,事后要及時補單。

出庫差異的少出庫,訂單2個,實物只出了1個。

這類型應該是很少見的。人性就是如此,你給他多發了,人家占了便宜,一般不會主動講,但是你少發貨,第一時間一定會反饋出來的。

一種是未報缺的發貨,倉庫確實少發了,而且也知道這個情況,但是沒有報缺,也就是沒有修改訂單就出庫了。事后發現這種情況,先看訂單還能不能改,不能改單就需要協調客戶做一個退單,操作空退。

另一種情況,是誤操作導致的多出賬,出了一個報損單,報損兩件商品,員工就操作一件,這就多出賬了,也是,看看能不能改單,不能改單那就只能操作盤盈了。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7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