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倉庫現場,作業后的清理很重要



這些情況,大家肯定都見過,甚至很多倉庫都見怪不怪,現場就是這樣的,習以為常了。

叉車從高層叉下來一盤貨,揀完貨就把這盤放在底下了,不管了,下個班次的員工來一看,順手就給它叉到旁邊的貨位里,貨位就有差異了。

揀貨時,有一些拆箱的商品,拆完的箱子隨手就扔在過道內,后面做垃圾清理直接一股腦全部丟出去了,沒準里面就遺漏的有正常商品,小件的混在紙箱里面。

揀貨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員工不會在意整理的工作,揀貨很隨意,造成貨位比較雜亂,現場一亂,庫存差異自然就冒出來了。

員工揀貨,拆箱的商品,可能隨手就放在旁邊的貨位上了,梯形揀貨、擺放不整齊、纏繞膜這些垃圾不清理等等等等,這些現場的異常不及時清理,很可能就導致庫存不準了。

這些異常,產生的原因,根本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員工作業不規范,揀貨不歸位,不按貨位揀貨,一方面要從流程操作上進行優化,人員進行培訓,另一方面,是要建立作業清理的這種工作機制。

倉庫現場的清理工作,我們可以從四個區域來進行管理。

清理庫存區。

先做通道的清理,是否有遺留的未歸位的托盤,地面上是否有散落的商品,員工揀貨不小心落下的,紙箱這些垃圾的堆積可能混有正常商品。

清理通道時,途經的貨位就一并觀察是否需要做清理,貨位上主要看有沒有多貨,散落的貨,貨位的碼放是否混亂等情況要做整理。

最后是暫存區的清理,一般來講,暫存區只是各區域短暫交接用的,所以作業結束后,暫存區應該是空置狀態,如果有貨就需要核實是什么情況。

清理分揀區、加工區、打包區。

嚴格的說,這幾個區域在非作業狀態,是不應該有貨存在的。庫存區揀貨出來,肯定是加工打包要發走的,要么就是多揀的貨要進行歸位,或者是預加工打包的,那也應該歸位到備貨區,而不能占用加工打包區。

所以,這幾個區域,我們只要看這些區域是否有貨就行了。作業結束后,還有貨那就是有問題,要進行核實清理。

清理發貨區。

都過了正常發車的時間點了,結果現場發貨區還有一堆貨,那肯定有問題。清理發貨區,主要是倉庫的待發運區,就是備好了貨,只等司機來拉了,待發運區的狀態結合月臺裝車的進度,結合停車場司機發車的進度,有異常一下就能看出來。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一些自營企業的物流,在發貨這個環節是庫存差異最大的問題點,因為銷量的問題,每天會有大量的訂單,線路很多,司機很多,發貨這個環節基本是混亂的狀態,它不能做到倉庫主導發貨,也做不到對接司機的一對一發貨,這種物流企業在作業后的清理,尤其是發貨區的清理,要下大力氣。

而三方物流,不會存在這種情況,基本都是一對一的發貨流程,有問題也很容易就核對出來了。

清理系統訂單。

這個環節很容易被忽視,在三方物流,涉及到訂單轉換,導入系統,做單等操作,所以很容易出現漏單的情況。

正常的訂單下發流程,它是包含好幾個環節的,上游的訂單要做確認,確認完再給下游,下游再導入系統,系統再生成波次,波次還要關聯派司機派車排線路,最終才是倉庫進行揀貨。

復雜一點的系統,中間是需要經過多次操作的,所以,作業結束要做系統訂單的檢查??梢院藢ι嫌斡唵魏蛡}庫揀貨訂單,具體的條目數、線路數、總件數,看看數量是否都能對的上,發貨后,再看庫存狀態是否變更,一般有出庫的庫存流水就沒有問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5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