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6億件!今年上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較去年同期增長23.1%,其中,6月快遞業務量完成145.7億件,同比增長17.7%,快遞業跑出新活力。作為觀察經濟運行的一扇窗口,上半年,中國快遞市場充滿活力、運行良好,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靶“庇成浠盍χ袊?,物流暢達、服務全球,一個更加完善的現代流通體系必將托舉起更富活力、更具韌性的中國經濟。(7月16日《人民日報》)
快遞物流,是貨物的“擺渡”,是要素的“破圈”,也是信息的“通達”,被譽為經濟狀況的“晴雨表”。上半年,快遞業務量超800億件,帶動快遞業務收入達到6530億元,同比增長15.1%,這是實實在在的運量與收入成績單。一個流動的中國,物暢其流,由此也就有更宏觀的感受。大數據能夠看出大方向,能夠樹立大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有著實實在在的數據支撐和現實依據。
具體來說,“同比增速”兩個喜人、區域結構更加均衡。一是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分別在39%和36%左右,遠超行業增速,區域發展協調性有所增強。二是甘肅、內蒙古、陜西、廣西等多個省份,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均超40%,有力帶動區域規模穩步擴增。與之相應的,是新疆“包郵區”拓展下沉到村,集運模式之下,新疆網購“不包郵、不發貨”問題已得到明顯改善。熙來攘往、車水馬龍的物流之路,讓區域協調發展深度照進現實。
“快遞進村”走向深入、“快遞出?!辈椒ヌ崴佟3l夕至,快遞企業助力湖南靖州的“千金果”楊梅直達227個城市。隔日抵達,新疆輪臺縣輪臺鎮的小白杏“飛快”走上北京消費者的餐桌。雙向奔赴,隸屬于濱海城市秦皇島的青龍滿族自治縣,成功貫通縣鄉村電商商貿物流體系,有效打通了山貨出村和物流自由“首尾一公里”。樞紐集結,北京天津雄安、上海南京杭州、武漢(鄂州)鄭州長沙、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等5個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建設有序推進。聯通東西,今年第10000列中歐班列7月10日從武漢吳家山站開出,較去年提前19天破萬列,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100多個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歐亞全境。立體融合,空中、海上、跨境等出海通道加速打開,從“歐洲杯”到“奧運會”,中國快遞物流在為“買全球、賣全球”注入豐沛動能。
“加和”萬事興,“產地倉+銷地倉”讓生鮮產品快速走上百姓餐盤,“倉配+倉播”,給傳統電商注入直線能量,“換新+回收”,為耐用消費品找尋新春天?!靶沦|”煥生機,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應用,覆蓋了倉、揀、運、配等多個環節,地圖技術、語音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外呼功能提前與消費者確認派送細節,緊緊抓住新質生產力這一關鍵要素,更智慧的快遞物流驅動行業提速升級、惠及大眾。創新無止境。向著工廠物流、跨境直郵、大件物流、設備運輸等領域持續聚焦,拓空間、增運力,與便利店、電商服務點等網點共建共用,依托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兜底代辦,廣覆蓋、增溫度,探索地鐵快遞、深化集運模式、提升智能水平,降成本、提質效。快遞中國、物流世界,在全球化加速演進的新時代,充滿韌性、活力和潛力的中國經濟必將交出更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