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店員工依方抓藥忙活到半夜12點,店長爭分奪秒驅車取回應急藥,微信群、公眾號24小時答疑解惑……為了讓市民盡快購買到需要的藥品,各藥店根據顧客需求及時調配貨源,并提供多種健康解決方案,以最大力度為居民排憂解難。
“三年了,我們店一天都沒關過”

上午8點半,位于朝陽區建外SOHO的北京同仁堂健康施小墨中醫館開門營業了。“從疫情開始一直到現在,三年了,我們這家店一天都沒關門停業過。”打開店門后,店長鄧爽和店內的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地開始進行店內消殺。
為了避免疫情期間交叉感染影響正常經營,藥店的23名店員采取了兩班倒、線上交接班的特殊工作模式。A班組下班前為藥店進行一次全面消殺,第二天B班組進店后再消殺一次。白天經營過程中,則實行顧客購藥后“一人一消殺”的消毒頻次。
“有連花清瘟嗎?”藥店一開門,就有顧客前來買藥。鄧爽在銷售過程中發現,一些顧客會存在緊張、焦慮情緒,一些顧客甚至因為過度擔心而大量囤藥。面對焦慮的顧客,鄧爽往往都會耐心開解,并適時提出購藥建議,甚至為顧客進行心理疏導和撫慰,“賣藥兩分鐘,心理疏導5分鐘”。
其實,除了百姓熟悉的連花清瘟之外,像感冒清熱顆粒、時疫清瘟丸、銀翹解毒片、通宣理肺丸、三九感冒靈等相關對癥的藥品,都能夠起到治療作用。鄧爽總是勸顧客,“建議您適量備藥,備上兩盒就差不多了。像連花清瘟、感冒沖劑、感冒靈,這幾種藥不能同時服用,也沒必要過量囤藥,買一種就行”。遇上一些并沒有感染,只為了“備用”而買藥的顧客,鄧爽還會建議顧客選擇藥店配制的“防疫方”,用中藥調理的方式來增強免疫力,同時可以適當搭配其他提升免疫力產品,如維生素c、靈芝西洋參口服液;避免自己盲目亂吃藥。
晚上9點,同仁堂健康施小墨中醫館結束了一天的營業,但店內卻依然燈火通明。“以前,晚上7點就是結束營業的時間。但這段時間,光是‘防疫方’一天就能賣出五六千副,藥店抓藥的工作量驟增了15倍左右。藥店關門后,工作人員還要加班加點為線上下單的顧客抓藥,有時候一直到半夜12點才能完工。雖然辛苦,但是大家都想著,盡量第一時間將藥寄出去,患者都等著呢。”鄧爽介紹說,藥店的司機師傅每天要跑七八個點位,給一些購藥量大的單位和堅守在防疫一線的人員送藥上門。一些不方便到藥店購藥的顧客,也可以通過“北京同仁堂施小墨中醫館”的公眾號進行24小時在線咨詢、購藥。
店長驅車南六環取回“應急藥”
接到記者采訪電話時,北京同仁堂健康公主墳店店長王御林剛剛開車從位于東六環的倉庫趕回店內。“店里的金銀花和西洋參片不夠了,但是物流明天才能配送補貨。藥店要保證供給,不能讓有需求的顧客等著,我就自己開車跑一趟倉庫取貨。”王御林明白,草藥不同于其他藥品,但凡缺一味藥,這個方子就抓不成了。最近,像金銀花、板藍根、菊花、西洋參等清熱生津、清熱解毒類草藥的需求量非常大,為此,他時常等不及物流配送就自己親自出馬取回應急藥品。
“我‘陽’了!怎么辦啊?我現在很著急、很害怕。”王御林的手機里,6個微信群不停有新消息蹦出。原來,為了便于購藥顧客尋醫問藥,藥店開通了6個24小時尋醫問藥微信群,將藥師、店長、護士都拉入群內,在線為顧客答疑解惑。
除了給顧客提供購藥、用藥指導之外,藥店工作人員的另一大任務就是安撫顧客的焦慮心情,并給與一些營養健康方面的指導,盡量讓顧客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注意清淡飲食,沒胃口也要喝點粥;記得補充蛋白質、補充維C;增強體質,保持好心態……”一上午連一口水都沒顧上喝的王御林,面對顧客總是耐心貼心。
提醒
備藥不盲目,用藥有方案
北京藥店,大力度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