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打車放棄自營



自營打車,已經讓美團虧損太多。

3月6日,美團CEO王興發出內部郵件,宣布網約車業務調整,放棄自營打車,全面轉向聚合模式。

(截自美團App)

經S-team(美團最高決策機構)研究決定,原網約車業務經理張星遠轉向美團平臺負責人李樹斌匯報。

通知中還提到,網約車業務后續將減少資源和人力投入,輕裝前行,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至于目前的團隊,一部分繼續留在網約車,其余的將分批次調配到其他業務線。

上一次美團對打車業務進行大規模調整還是在2020年11月,當時美團將智慧交通平臺拆分為打車、無人車配送兩大獨立事業部,分別由張星遠和夏華夏負責,均直接向王興匯報。

如今打車業務匯報關系轉變,且向聚合模式轉型,顯然該業務在美團內部的重視程度大幅下降。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團打車的日單量在100萬單左右,其中自營訂單占比約40%。

然而包括美團打車在內的新業務,至今仍處于虧損狀態。美團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新業務經營虧損高達67.71億元。幸而該部分虧損已大幅收窄,且核心本地商業增長強勁,美團才得以實現盈利。

(截自美團2022Q3財報)

自營打車作為新業務虧損的重災區,在今年年初就受到了美團的關注。當時美團打車定下目標,要求盡可能降低虧損,從2022年15%的虧損率降低到8%以內。

具體措施方面,年初以來,美團打車停止了對自營側的司機補貼。去年12月,美團自營打車業務還擁有約12萬名日活躍司機,截至今年2月已流失近50%。

3月徹底放棄自營打車后,美團打車將和高德打車等平臺一樣,專注聚合模式。這樣一來,在解決了成本問題的同時,也能保證打車業務作為本地生活服務不可或缺的一環,繼續存在于美團平臺生態當中。

美團打車,自營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