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啟用賣家人臉驗證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多個市場對電商平臺的監管力度正在持續加強。
近日,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DES)的部長Chaiwut Thanakmanusorn與Lazada、Shopee等數字平臺運營商進行了一場討論會。討論的主要內容則是即將實施的《關于數字平臺服務業務的皇家法令》。
據了解,這項新法令將于8月21日正式生效,它將更加透明地管理運營商并促進消費者保護。例如,新法令要求Lazada、Shopee等電商平臺必須根據收入或用戶數量,每年向當局提供與業務有關的信息。可以想象,一旦新法令開始正式實施,它將對布局這一市場的電商平臺和電商賣家產生方方面面的影響。

(圖源:bangkokpost.com)
目前,關于該法令的具體實施準則以及部分細節仍在討論中。需要關注的是,在此次會議中,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提到:“為確保用戶安全和防止欺詐事件,平臺可以考慮將之前的身份驗證調整為人臉識別,這樣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偷來’的資料進行注冊。”

(圖源:posttoday.com)
對于賣家身份驗證,通常情況下想要進入Lazada、Shopee等平臺銷售的賣家需要向平臺提供身份證復印件以及銀行賬戶復印件,并且這些證件必須為同名。但如今在此基礎上,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明確表示希望Lazada、Shopee等平臺制定更完善的身份驗證程序,以確保用戶安全,營造一個更有序的經營環境。
賣家身份驗證程序的變化,或許只是泰國加大對Lazada、Shopee等電商平臺監管力度的小小縮影。
二、對電商加大監管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普及率的持續提高,越來越多泰國消費者開始涌向線上購物,泰國電商市場也因此迎來了黃金發展期,Shopee、Lazada等實力巨頭扎堆布局這一市場。然而在泰國電商市場走向繁榮的過程中,一些電商亂象也漸漸浮現。
不久前,泰國商務部內部貿易司副司長查克拉·尤德曼尼曾發現在Shopee和Lazada等跨境電商平臺中存在大量銷售違規電子秤的店鋪,這些店鋪中所銷售的大多產品都是未經過官方《度量衡法B.E. 2542》認證的,屬于不合規產品。

(圖源:NNT)
在發現這些違規電子秤的存在之后,相關部門立即采取了行動。2023年上半年,泰國官方沒收未經認證的違規電子秤數量一度超過7700個,涉案金額高達1160萬泰銖,上百家非法網店被迫關閉。而事實上,這只是泰國電商市場制假售假亂象的冰山一角。
倘若種種亂象不及時加以制止和防范,未來泰國電商市場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報告顯示,如今網購商品和服務的詐騙行為、個人信息被泄露、線上支付的安全性等已經成為多數泰國消費者在網購時最擔憂的幾大問題。

(圖源:kasikornresearch.com)
因而,為了確保市場走向高質量發展并保護消費者的安全,未來泰國電商市場必然也將邁向電商強監管時代,更大力度的懲罰措施、更為完善的監管手段終將到來。對于這一變化,賣家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方面對新法令的推進保持關注,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些程序上、流程上的調整,另一方面仍想要在這一市場堅持深耕的賣家們也要努力確保合規運營,切勿為了追求暴利而進行違規銷售。
電商強監管時代下,賣家們唯有堅守合規,掘金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