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3500萬票的中國郵政,追上順豐通達系快遞還多遠?



10月25日,中國郵政EMS宣布截至10月17日,其年業務量突破100億件,較2021年再提前62天。

按此測算,郵政EMS日均業務量達3500萬票左右,雖然低于三通一達與極兔,但略高于順豐。由此看來,郵政近兩年發起的市場攻勢效果顯著,寄遞國家隊能否“二次崛起”引發市場關注。

| 01逐步市場化的變革

2018年以來,中國郵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整合成立寄遞事業部,采用與通達系類似的運營方式降低成本,搶占電商客戶。

“我們與三通一達的快遞小哥一樣,片區也基本是承包制,派費比他們稍微高出一兩毛錢。”北京的一位郵政快遞小哥告訴億豹網,除了法院、稅務等政府的文件之外,普通的EMS快件與包裹都由我們派送。

這位小哥表示,自己與郵政營業廳的關系類似于通達系,每天騎三輪車取件派件,自己負責三個小區,按時結算派費,雖然派件量要比通達系低20%到30%,但還算穩定,基本不會拖欠工資。

“郵政的價格戰最為猛烈,尤其在浙江廣東一帶產糧區,他們利用國家隊的優勢不斷爭搶電商客戶?!币晃豢爝f企業高管表示,郵政小包本來屬于普遍服務,享受國家補貼,現在都納入包裹業務,這對其他快遞企業的市場競爭并不公平。

“過去EMS和普通包裹兩套班子,存在資源未有效融合、重合浪費的情況,將EMS和普通包裹的業務、機構、資源進行有效融合,發揮合力,有助于提升大郵政在快遞行業的地位?!敝袊]政內部人士表示,實際上,這些變革對于中國郵政來說是很大的升級,但放到充分競爭的快遞市場,還是步子晚了一點。

隨著民營快遞企業相繼掛牌上市,作為國家隊的中國郵政何時上市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而此前幾年郵政內部的持續改革,包括集團總部與省公司改為總分公司在內,也被業內視為為上市鋪路。

談到市場競爭激烈的寄遞業務時,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此前表示,寄遞業務發展不能只跟自己比,要多與市場比、多與對手比,拿出勢在必得的信心和勇氣,緊盯競爭對手,市場要一個個搶,客戶要一戶戶爭,不斷做大業務規模。

| 02降價搶量的初衷

年業務量突破100億比去年提前62天,中國郵政表示,離不開近兩年提速的能力建設。2022年,成都天府機場郵件處理中心投產運營,作為西部最大的郵件處理中心,是中國郵政首個指廊形處理中心,其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全面提升,日處理能力達168萬件,每小時處理超8.4萬件。

億豹網發現,按照產能對比,通達系最大的處理中心已經達到日均超500萬票的處理能力,顯然中國郵政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按照郵政遍布城鄉的網絡計算,其日均3500萬票的業務量還遠遠不夠,網絡的規模效應還沒有呈現,這也是郵政降價搶量的初衷之一。

而時效與服務方面,中國郵政也不斷被網友吐槽。盡管多次宣布全國提速,但仍有很多消費者反映其速度慢。意識到問題后,今年6月,中國郵政對1591條寄遞業務線路再度進行精準提速,全國主要城市可享次日達甚至次晨達,六成以上特快專遞實現次晨達。

“價格與順豐相差無幾,但它的服務時效與價格并不匹配?!币晃豢爝f小哥表示,除了航空件之外,現在順豐與通達系的時效差別不大,在幾年前次日達幾乎成為標配,如今半小時達各大平臺都已經在試水,郵政相比自己進步很大,但放到整個行業并不顯眼。

市場化業務之外,作為國家隊,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也是應有之義。其中在快遞進村方面,中國郵政與快遞企業合作已在31個省份全面推開,累計覆蓋建制村23.9萬個,覆蓋率達48.5%,幫助快遞企業代投快件約4億件。工業品送下鄉,也讓農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網購服務。

對于中國郵政來說,差異化競爭或許是其未來的突破點。劉愛力說,協同是中國郵政最大的戰略、最核心的優勢。尤其是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農村市場需求十分巨大,要通過“一家一家走訪,一戶一戶敲門,一個一個簽約”,構建“普服+金融+寄遞+電商”的差異化發展體系。

經歷過惡性價格戰之后,重回正軌的快遞企業迎來修復期。對于優勢不再、市場化程度較低的中國郵政來說,或許需要一次更為徹底的變革,方能在二次崛起的路上追上民營快遞。

日均3500萬票,中國郵政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3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