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公布 總營收為777.61億元 外部客戶超七成



1.京東物流公布上半年業績

8月16日,京東物流發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總營收777.61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1.2%至410億元,凈利潤5.08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8340萬元,調整后凈利潤8.3億元,同比增長288%。

format.jpg

(截自京東物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及六個月業績公告)

從核心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表現極為亮眼。其中去年納入報表的德邦,對京東物流的業績增長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德邦物流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德邦營業收入156.93億元,同比增長6.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196.52%;扣非后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284.63%,扭虧為盈。

收購德邦后,京東物流最重要的變化是,除了彌補大型物流的短板,還增加了外部客戶的收入占比。

今年上半年,來自京東集團的京東物流營收為239億元,較去年的244億元減少5.75億元。來自外部客戶的收入增長迅速,同比增長57.7%至538.97億元,已連續四個季度占總收入的70%左右。

具體到業務,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綜合供應鏈客戶收入389億元,同比微增2%,收入占比從去年的65%下降到50%;其他客戶收入389億元,同比增長89%,占比從35%提升至50%。增長主要是由于快遞服務業務量增加,以及德邦合并的增量影響。

format.jpg

(截自京東物流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及六個月業績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劉向全體員工發出一封信,提到從2023年1月1日起,為數十萬德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包括所有德邦員工在內的所有后勤基層員工將享受數百億的“住房保障基金”。

從財務數據來看,劉切實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擁有員工超過43萬人,其中一線員工超過41萬人。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一線員工薪酬福利支出達260億元,同比增長26.1%。

從依賴京東輸血到具備自我造血能力,京東物流逐漸減少了對京東的依賴,走上了外部增長的發展道路。

2.補短板,提質量,京東物流鞏固護城河

從2007年京東自建物流,到2017年京東物流集團成立,再到現在外部客戶占比近70%,高效優質的服務體驗一直是京東物流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其優化的方向。

我們可以看到,京東物流的全程運輸版圖已經逐漸完善。

一系列的收購和業務協作彌補了京東物流的短板,進一步提升了其綜合物流網絡、供應鏈能力和服務質量。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東物流在中國運營的倉庫數量超過1600個,包括云倉在內的倉網總管理面積超過3200萬平方米。在全球運營近90個保稅倉、直郵倉、海外倉,總管理面積近90萬平方米。

在不斷擴張的同時,京東物流從未停止探索更高品質服務的步伐。

在大件貨物運輸領域,5月,京東物流在大件貨物100%送達、裝載的基礎上,推出了業內首個“發、裝、拆、收”一體化增值服務,將家電售后服務從多次上門升級為一次上門;7月,京邁商務中心宣布京東快遞聯合德邦快遞推出大件物品上門取件服務,全面提升消費體驗。

在非實時同城配送領域,京東物流推出了“云倉達”產品,為同城非實時需求的經銷商訂單提供半日履行計劃;在同城即時配送領域,達達近日在京東快遞推出“專享即時配送”產品,實現了全國50個城市極速配送服務,平均20分鐘上門取件,1小時同城配送,3公里內訂單30分鐘送達。

format.jpg

(京東快遞“寄快遞”頁面,同城訂單場景下可選“特瞬送同城”。圖源達達集團黑板報公眾號)

在經濟下行、電商行業回歸低價的背景下,618前夕,京東物流也對供應鏈產品進行了升級,針對電商平臺商家推出了更具性價比的經濟型倉儲產品。

憑借遍布全國乃至全球的倉儲物流網絡,以及成熟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京東物流成功打造了快消品、家電及家具、3C、服裝、汽車、生鮮等六大行業的標桿項目,吸引了更多外部客戶合作。

如京東物流復制了服務沃爾沃、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經驗,為李等眾多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了汽后零配件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滿足了客戶在庫存布局、安全管理、服務響應、性能限制等方面的需求。

此外,在電商領域,除了京東,京東物流與Tik Tok、Aauto快消、視頻號等直播電商平臺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比如今年春節期間,京東物流成為了Aauto更快電商的官方物流合作伙伴。

總之,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高效優質的服務,讓京東物流成為京東做電商的護城河,也給了京東物流走出京東的強大信心,作為物流開放平臺,拓展更多外部客戶。

3.京東物流與菜鳥近身肉搏戰

“從長遠來看,除了郵局系統,民營物流只能是2+1的結構——京東和順豐將成為兩大物流巨頭?!?/p>

2017年,劉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表對中國未來物流格局的看法。在劉的心里,只有順豐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而菜鳥只是一個數據平臺。

隨后的幾年,正如劉所預言的那樣,行業內的倒閉、并購、重組不斷上演,而獨立運營的順豐、京東物流則以卓越的服務不斷發展壯大。

然而,這個曾經被劉看不起的菜鳥,卻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成為物流行業最大的變數。

以前,送貨上門的快遞服務和當天、次日的物流時效是京東物流和順豐的標簽,也是商家和消費者選擇的最重要因素,但今天的菜鳥也在向極致的服務體驗進化。

服務方面,從去年開始,菜鳥投入數十億推廣送貨上門服務;同時,菜鳥還切入大件配送領域,投入10億元打造萬人規模的終端配送師傅團隊,并與天貓聯合宣布,未來三年,天貓大件電器家裝產品將實現100%“一次性上門,免費配送”。

在時效上,今年3月,菜鳥聯合天貓超市推出“1212”半天模式:中午12點前下單,下午到貨;晚上12點前下單,第二天早上到,比京東物流的“211限時達”模式快4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物流領域,菜鳥已經成為全球四大跨境物流網絡之一。今年,菜鳥將與全球速賣通聯合推出“全球五日快遞”產品,進一步提升國際快遞的時效和服務。

今年6月,成立10年的菜鳥終于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快遞”,主打半日送達、次日送達、送貨上門、夜間收件等優質服務。

經過阿里“1+6+N”的組織變革,菜鳥集團已經啟動上市計劃,最新估值達到1850億元,已經超過目前京東物流737億元的市值,在所有上市的中國物流企業中僅次于順豐。

format.jpg

(圖源:胡潤研究院)

當然,估值和實際市值不能完全比較,但如此高的估值也證明了資本市場對菜鳥有足夠的信心。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菜鳥集團實現營收231.64億元,同比增長34%;阿里2023財年年報顯示,菜鳥過去6個財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62%,增長勢頭非常強勁。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劉曾經過于絕對的預言破滅了。在瞬息萬變的快遞市場,是決斗還是三足鼎立,誰將是能笑到最后的巨頭,我們拭目以待。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9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