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聯發布《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統計調查報告》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統計調查報告》。2022年,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收入(平臺運費收入)合計2774.74億元,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入圍門檻4.9億元。

2019年9月,交通運輸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了網絡貨運的法律地位,標志著網絡貨運正式進入普惠發展階段。2020年1月1日,《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當年注冊網絡貨運企業數量達到815家,次年企業數量增長超過100%。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2537家網絡貨運企業,企業注冊數量增速放緩,但行業內逐漸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發展模式逐漸清晰,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的發展由規模擴張期逐漸進入高質量發展期,行業壁壘逐漸形成,打造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之本。

從分布區域看,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分布在2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分布最多的三個地區依次是江蘇、福建、陜西(與山西、山東、河北并列)。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從服務領域看,主要開展煤炭運輸業務的企業38家,占比76%;開展鋼鐵運輸業務的企業30家,占比60%,開展普通貨物運輸業務的企業25家,占比50%,開展大件專業運輸業務的企業15家,占比30%

開展冷鏈專業運輸業務的企業4家,占比8%,開展其他運輸業務的企業3家,占比6%。其中,絕大多數企業從事3種以上貨物品類運輸,極少數企業從事單一貨物品類運輸。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從登記類型看,國有企業10家,占比20%,民營企業37家,占比74%,合資企業1家,占比2%,其他類型企業2家,占比4%。可見在物流行業平臺化、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民營企業走在行業的前列。

企業規模看,2022年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中,平臺運費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8家,占比16%。運費收入在20-50億元的企業數量最多,運費收入在10億元以下的企業數量最少。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從貨運量看,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共完成貨運量34.6億噸。據交通運輸部統計,2022年全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公路)371.19億噸,50強網絡貨運企業總貨運量占年度公路運輸總貨運量之比約為10%。50強企業中,10%的企業年貨運量在2億噸以上,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從平臺整合運力資源情況看,運費收入與平臺注冊車輛數呈正相關。網絡貨運重點監測企業中,注冊車輛數在3萬輛以下的企業3家,占比6%,注冊車輛數在120萬輛以上的企業4家,占比8%。注冊車輛數在10-20萬輛的企業數最多,共13家,占比26%。

雖然注冊車輛數與企業規模呈正相關,但車輛活躍度卻未呈現此規律。2022年,車輛活躍度(即2022年度活躍車輛數與注冊車輛總數之比)超過50%的企業16家,占比32%,其中絕大多數企業從事1-2種貨物品類運輸,專業度和產業集中度較高,2022年運費收入在50億以下。可見專業化網絡貨運平臺雖然在規模上收到產業限制,但資源周轉率及用戶粘性度較高。

format.jpg

圖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公眾號

此外,報告還顯示,網絡貨運企業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點:平臺經濟助力實現數據資產化;高標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產業互聯網推動供應鏈提質增效;網絡貨運亟需創新發展模式;構建以數據為中心的平臺生態。

其中,網絡貨運業態在《管理辦法》和《經營指南》的引導下模式逐漸清晰,但逐步顯現出盈利難、稅負高等突出問題,在運費逐步壓縮的市場背景下利潤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因此,網絡貨運業態亟需模式創新,開拓新的贏利點。2022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要增強平臺創新發展能力,支持平臺加強技術創新和鼓勵平臺企業開展模式創新。網絡貨運平臺應利用自身的技術、管理、數據優勢,探索技術輸出、聯合運營、數據賦能的產業新模式,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3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