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高度集成并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的重要支撐。現代物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起著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省委主要領導在調研物流工作時強調,要從戰略高度謀劃推進現代物流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
過去數年間,貴州依托大數據產業的戰略布局,逐步“織密”了以公路、鐵路、航空等為主體的多式聯運網絡。智能化倉儲設施及信息化管理平臺的發展,使得貨物流通效率大幅提升。而“互聯網+”,則為傳統物流企業轉型升級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貴州正在形成一個互聯互通、協同高效的現代化物流體系。暢通市場循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持續提升物流業數字化水平、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進一步打通物流運轉、人才流動等卡點堵點。
提升物流業數字化水平。信息技術是推動傳統物流向智能物流轉型的有力“推手”。大數據分析預測,可以大幅提升貨物調度精準度;云計算平臺,則有助于合理分配運力資源;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實時追蹤貨品狀態成為可能。在數字化、智能化的“推波助瀾”下,貴州物流體系不斷變革與創新,產業結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物流供應鏈生態不斷完善。通過大力發展數字化、智慧化物流,提供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不斷助力貴州“六大產業基地”建設、助力東部產業和貿易轉移,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中亞歐班列運行,更為推動貴州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此外,數字技術的應用讓物流運作變得既快又省,從而間接減輕消費者負擔并刺激市場需求。我們應該主動“擁抱”平臺經濟、無人駕駛等技術結合的物流新模式,加快出臺和完善有關政策舉措,引導相關產業規范發展。
推動物流業提質增效降本。推進綠色發展應成為物流行業的普遍準則。綠色物流涉及倉儲、包裝、運輸、配送等環節,由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共同參與。這包括使用清潔能源車輛進行運輸、建設零排放倉庫、推廣可持續包裝材料等措施。長遠來看,“綠色道路”不僅有利于可持續發展,也將為企業帶來良好的品牌聲譽和社會責任形象,進而轉化為經濟效益的一部分。物流變得更環保,企業的腰包也會跟著鼓起來,能幫助企業提升利潤空間和產品競爭力。而提升物流效率,就是縮短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時間,讓供應鏈效率更高。我們可以圍繞產業集聚區和消費集中地,加快推動綠色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建設,對接國家物流樞紐,提高一體化、集約化物流組織服務能力;同時,依托商貿、供銷、交通、郵政快遞等城鄉網點資源,把縣鄉村快遞網絡織得更密,讓快遞的末梢更“靈敏”;此外,可加大創新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配送模式,大力發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通過完善各層級物流服務網絡,構建便捷高效物流服務體系,進一步推動流通節能降本增效。
提升現代物流發展綜合質量。現代物流不光跑得“快”,還要跑得“穩”、跑得“好”,這就要依靠創新能力和優質服務的競爭模式,需要完善行業規范標準,培養高素質人才,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等一系列軟實力建設。隨著大眾對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視加深,貴州也在探索一條可持續的物流發展之路。新能源物流車輛投入使用,循環包裝解決方案被積極探索,這些都體現了貴州構建環境友好型物流系統的決心。而在人才培育方面,可促進教育系統與行業龍頭聯手打造培訓基地等,加快培養具備新技術能力的專業人才團隊,確保整個行業的活力與創新能力。
隨著對外開放、西部大開發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被賦予“先試先行”的貴州以對外開放通道打開了與世界相連的大門,大力構建“一主兩翼多輔”開放通道,不斷完善升級“通道矩陣”。從內陸到前沿,從“西南角”到“大樞紐”,新形勢下的貴州正進一步優化對外開放通道交通網絡,加強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綜合物流體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繼續推進現代物流發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以暢通經濟發展“經脈”促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