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山區的果蔬、草原的牛羊,還是河流中的魚蝦,市民若欲在炎炎夏日品嘗這一口鮮美,定然離不開冷鏈物流的“保駕護航”。
冷鏈物流建設不僅關系到農產品的品質和農民的收入,更是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圍繞補足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的短板,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優勢作用,促使更多農產品得以更好地銷售并獲取理想價格,“十四五”期間,供銷系統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工程得以啟動施行,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網絡日益緊密,更好地保障“從農田到餐桌、從枝頭到舌尖”的安全與暢通。
串點連線聚合成網
農產品若要新鮮地送達消費者手中,需要配備采后預冷、農產品初加工、低溫分揀包裝、保鮮倉儲、冷藏運輸等冷鏈設施設備,同時還需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提升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率,打通農產品出村的“最先一公里”。
“十四五”期間,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網應如何構建?《全國供銷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供了“解題”的思路。
在農產品主產區,供銷合作社系統將著重建設 600 個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通過“1 個中心+N 個田頭保鮮倉”的模式,配備采后預冷、農產品初加工、低溫分揀包裝、保鮮倉儲、冷藏運輸等冷鏈設施設備,為小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冷鏈物流服務。
在農產品重要集散地區,100 個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將陸續建成。這 100 個基地將依照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標準,通過持續的改造升級,成為集商品冷儲、流通加工、供應鏈服務等于一體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
在城市銷地,正在建設的 200 個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不僅具備冷藏冷凍、半成品加工、分撥調配、冷鏈配送等功能,還將增添中央廚房、生鮮電商等業務,促進消費升級。
骨干網脈絡清晰,各省級供銷合作社也在結合區域農產品流通的特點和消費需求,積極構建各具特色的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省域網。每個網的建設并非獨立運作,而是要實現上下聯動、橫向聯動,骨干網與省域網、省域網與省域網之間融合對接,有效整合資源。
在省域網的基礎上,全系統又逐步形成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 7 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區域網,通過建立區域會商聯動機制,實現區域間資源整合、項目共建、業務合作。
與此同時,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正在搭建,將進一步推動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為系統科學配置、調度冷鏈物流資源,開展冷鏈物流運營、信息撮合等提供服務。
目前,具有供銷合作社特色的冷鏈物流網絡加速形成。2023 年,全系統新建成冷鏈物流(含改擴建)項目 270 余個、新增冷庫庫容 200 多萬噸。
為農產品提質增效
農產品流通是供銷合作社的傳統主營業務,當兼具經營性和公益性的冷鏈物流網絡不斷加密,便能更好地服務小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貫通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
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是冬種馬鈴薯的重要優勢主產區,受天氣變化、市場需求、產銷渠道等因素影響,馬鈴薯價格波動較大,產業和農戶收益不穩定。
今年 3 月至 4 月,恩平馬鈴薯集中收獲上市,為解決農戶賣薯難、價格低、用工荒等問題,廣東省供銷合作社構建“訂單收購+冷鏈服務+錯峰銷售”的全程冷鏈服務模式,推動特色優勢農產品“鏈”式上行?!皟r格穩定有保障!”江門種植大戶馮建華坦言。
江門市供銷合作社主任鐘國活介紹:“土豆收獲后,在產地即可及時分揀入冷庫,有效延長土豆的貨架期,再依據市場行情錯峰銷售,能夠有效緩解收獲季節集中上市造成的壓價風險。我們還制定了馬鈴薯冷鏈貯藏技術標準,應用冷鏈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馬鈴薯冷鏈倉儲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p>
當農產品有了冷鏈物流的全程“呵護”,不僅在國內市場能夠賣出好價錢,更有望實現海外銷售。
荔浦芋是廣西荔浦市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荔浦芋保鮮儲存難度較大,且行業缺乏采后處理技術,荔浦芋平均損耗為 36%至 50%。傳統儲存方式下的高損耗問題長期制約著產業的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