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近歲末年尾,正在全力沖刺全年“滿堂紅”的山東省港口集團傳來喜訊:截至11月27日18點,山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今年已累計完成3414萬標準箱,提前34天超越去年全年操作總量。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今年以來,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國際集運市場動蕩調整的嚴峻形勢,山東港口始終以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為責任指引,在一體化改革深化發展的全面融合助力下,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堅決筑牢港口疫情防控屏障,深度挖掘促進貿易往來良性循環的“平臺”功能,充分發揮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樞紐”作用,扎實推進集裝箱業務,再次實現了山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全新突破,樹立了彌足珍貴的新標高。
把握大勢:國家戰略強力賦能

山東港口搶抓戰略良機,緊緊圍繞港口傳統業務,在“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示范區、RCEP協定生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戰略賦能下,立足融合、創新開拓。深度融入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開放高地,連續舉辦陸海聯動高峰論壇、關港聯席會等大型會議,助力實現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企業,共建物流促貿易、貿易聚產業、產業強經濟的良性循環。
改革發力:深度融合聚力增效

今年,山東港口縱深推進一體化改革發展,以“深度融合+高度協同”發展新態勢為驅動,港口與港口間協同發展漸次發力,港口與板塊間互為支持相向發力,凝聚起強大的發展合力。堅持一體化協同發展,推進各港口邁向特色化、差異化方向。青島港積極發揮樞紐港作用,做優做強國際干線,日照港、煙臺港、渤海灣港積極當好青島港集裝箱喂給港,各港口間互開內支線,構建“微循環”,優勢互補、共融共促。各港口集團、板塊集團以融合協同發展戰略合作為牽引,推進港口傳統主業與物流、航運、金融、貿易等業務領域的深度合作,互相補鏈,不斷延鏈、強鏈,構建了更具活力的山東港口集裝箱發展生態圈層。
提速循環:內外聯動放大優勢

山東港口積極構筑“東接日韓亞太、西聯中亞歐洲、南通東盟南亞、北達蒙俄大陸”的國際聯運大通道。創新“陸海聯動、港鐵直運”便捷通關模式,聯動船公司、鐵路、海關等,加速推進資源向好向快融合。海向增航線、擴艙容,圍繞“一帶一路”共建和RCEP落地生效,進一步放大面向日韓“橋頭堡”區位優勢,加快構建內外貿互補、干支線配套、近遠洋兼備的航運體系,今年已累計新增航線35條。不斷推動“中日韓海上高速公路”建設,全力打造“山港快航”海上巴士推動實現“天天班”,加快發展“半島速航”以服務于近洋集裝箱班輪運輸。放大協同優勢,織密內支線網絡,強化內部各港區喂給作用。陸向開班列、建陸港,開通省內外海鐵聯運班列81條,布局內陸港31個,形成“一核多點”發展新格局,1-10月海鐵聯運完成量超251萬標箱,同比增長18%。創新內陸港用箱模式,在河南鄭州、安徽淮北等地實現以星航運、韓新海運空箱提前調撥,為進出口企業提供用箱保障。
山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僅用11個月超越去年全年完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