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消息,據陜西等地滴滴司機反映,近日,滴滴平臺的搶單大廳推出自選單,司機可以和乘客直接講價。司機端截圖顯示,在平臺搶單大廳除了以往的搶單模式,還增加了講價模式。選擇講價模式后,司機既可以按照乘客的出價接單,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理價位重新講價,講價成功后就會進入接駕頁面,上面還會顯示司機抽成后的價格。試行期間,自選單的抽成比例封頂為10%。

(圖源 網約車焦點公眾號,下同)
據了解,此前,搶單大廳的訂單因為價格過低,常常被司機放棄。增加講價模式后,司機有了更多的選擇。講價模式下,司機出價的高低會有上下限的約束,不能隨心所欲,一旦出價30秒內不能更改。不過,司機可以同時對多個訂單講價,講價過程中還能看到不同訂單的講價狀態和訂單詳情。
據貴州遵義滴滴司機湯師傅反映,他在今年1月就已遇到過了講價模式,當時他還試著跑了一單,最終到手費用將近4元一公里。
除了講價模式以外,滴滴近期針對司機權益保護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開始整治乘客虛假投訴等行為。內部公告顯示,滴滴出行今年成立了打“假”專項,將持續打擊嚴重影響平臺公平、誠信交易環境的乘客行為,通過行車錄音、行程軌跡等多種方式還原事實,識別惡意行為,并以每日收集、每日核查、公示等形式對乘客故意擾亂出行秩序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根據平臺數據,目前滴滴平均每天處置此類乘客近2萬次,惡意行為包括虛假投訴、虛假罰單、短時間高頻取消等。其中,對虛假投訴的乘客,根據具體違規情節予以警告、暫停服務3-30天、甚至永久停止服務的處罰。
在判斷投訴真實性上,滴滴去年起已在佛山、惠州、大連等城市針對乘客主觀投訴的處理方式進行了全新調整,以遏制虛假惡意投訴對網約車司機的影響。新規則調整后,滴滴將采取“向后續多名乘客進行核實”的方法。平臺針對該場景對司機開啟“7天考核期”,期間后續乘客將被邀請為評價官,對行程進行評價。只有超過50%且至少兩名乘客認為服務有瑕疵,才會扣除相應服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