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金融在山東正摸索出一條新路子!
從今年應收賬款融資來看,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前4個月,山東省金融機構開展的應收賬款融資達到2.06萬筆、融資金額超600億,服務小微企業2500余家。此外,通過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新增登記5.8萬筆,同比增長41.4%。
在全國各地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方面,山東省是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無論是政策布局頻率、還是落地速度、創新能力,山東省可以說走在了全國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前列。
為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落地,山東省出臺專項政策首批將594家企業納入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白名單”,指導服務并進行動態監測。同時,在政策方面,山東省出臺了全國首個供應鏈金融系統性財政政策,以真金白銀不遺余力扶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一、頂層政策發力 真金白銀扶持重點企業
1、出臺全國首個供應鏈金融系統性財政政策
2021年2月,由山東省財政廳聯合山東工信廳、央行濟南分行,率先在全國發布了首個專門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系統性財政政策,即《關于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融合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通知》。
這為全國其他地區加強財政金融協同聯動,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提供了參考。在這份政策中,山東省明確提出了供應鏈核心企業“白名單”制度、財政、貨幣政策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多項措施。
在具體供應鏈金融發展扶持方向上,提出了從提高應收賬款融資效率、應付賬款票據化、推廣供應鏈票據平臺及應用、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將標準化票據納入全省直接債務融資引導獎勵范圍等多個方面獎勵。
在此基礎上,2021年8月,山東省又一推動供應鏈金融深化發展的政策出臺,即《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此項政策進一步促進了供應鏈金融規模、覆蓋面不斷提升,打造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組織架構更加完備、產品服務更加豐富的供應鏈金融體系。
除多個專項政策在山東省陸續落地外,在山東省各大十四五規劃、現代流通業、制造業、黃金工業、建材工業等多個相關政策中,都重點提到了供應鏈金融的保障和支持。
在山東省各相關部門政策的加碼下,各地市政府、企業紛紛開展供應鏈金融行動,政府牽頭組織,為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594家企業納入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白名單
2021年4月,山東省工信廳等多個部門聯合公布了首批594家入選供應鏈金融核心企業“白名單”,引起了行業的關注。
從名單來看,山東省供應鏈金融的核心企業分布在濟南、淄博、棗莊、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泰安、臨沂、德州等多個地市。
594家企業均來自山東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關鍵產業鏈中的領航型企業和主要配套企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支柱產業集群、主導產業集群、特色產業集群中的龍頭企業、“十強”產業前10強民營企業等
其中,既有包括中國重汽、山東鋼鐵、山東商業集團、山東能源、山東高速、山東鐵路投資控股、山東省港口集團、山東重工、山東魯華能源等大型國有企業、省屬國有企業等,也有山東新希望六和、泰山鋼鐵、齊魯制藥、日照鋼鐵、浪潮電子等知名民企“赫然在列”。
入選“白名單”的企業則由政府進行服務指導、開展一系列財政扶持計劃,引導核心企業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加速信用釋放,規范盤活應付賬款,支持上下游小微企業融資。
3、真金白銀獎勵,激發企業創新積極性
對供應鏈金融企業“巨額獎勵”,是山東省推動發展的一大亮點。
在《支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政策》、《關于強化財政金融政策融合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通知》、《關于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政策中提出對供應鏈金融企業進行真金白銀的獎勵,激發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積極性。
應收賬款融資獎勵:對接入央行應收賬款融資平臺,在平臺內應收賬款確權金額同比增速前20名的“白名單”核心企業,按照確權融資金額的0.05%給予省級財政獎勵,單戶企業年度最高100萬元。
應付賬款票據化獎勵:對商業匯票簽發量同比增速前20名且現金支付比例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的“白名單”內核心企業,按照簽發增長量的0.1%給予省級財政獎勵,單戶企業年度最高200萬元。
供應鏈票據獎勵:對“白名單”企業簽發供應鏈票據簽發量排名前20的企業,省級按照簽發增長量的0.2%給予財政獎勵,單戶企業年度最高300萬元。央行濟南分行每年設置不低于50億元的再貼現專項額度,對金融機構貼現的供應鏈票據給予扶持。
供應鏈金融平臺獎勵:對直接接入上海票據交易所的平臺,省級財政最高給予5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通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間接接入票交所供應鏈票據平臺的我省信息平臺,省級最高一次性給予財政獎勵300萬元。
二、社融創歷史新高 供應鏈金融多元探索
近年來,山東省進入了產業轉型、新舊動能轉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產業發展的保障和支撐,金融業呈現一派生機景象。
數據顯示,山東省截止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余額達到18.7萬億元,高于全國2.67個百分點;上半年,山東省社會融資規模增加14935.63億元,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隨著各大金融機構落子山東,山東逐漸形成功能完備的金融市場體系,潛力正在釋放。
1、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探索。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山東省各大核心企業紛紛立足自身產業,開啟供應鏈金融探索。
成立商業保理公司:商業保理基于真實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已成為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型企業盤活資金、穩定產業鏈的重要工具。
今年9月,山東高速以2.5億注冊資本成立了山高云創商業保理公司,開展商業保理業務。山東港口集團依托山東港口商業保理、日照港上海商業保理、煙臺港融商業保理等三家公司為主,拓展倉單質押、保理、供應鏈金融等業務。
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龍頭企業依托其在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位置,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有效控制與掌握的優勢,通過搭建數字供應鏈金融平臺、促進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賬款的融通,從而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如:山東高速旗下的“速鏈云”、“高速e融”等供應鏈金融平臺、山港集團打造的國內港航領域首個應收賬款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山港易付”、山東能源旗下省屬企業首個混合所有制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山東融信通”、山東鋼鐵旗下打造的供應鏈金融平臺“舜信”交易規模超百億等。
依靠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核心企業基于可拆分、流轉的電子債權憑證,將企業信用傳導至上下游,為中小企業實現融資服務。
2、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
在金融機構領域,以山東省為大本營的銀行等紛紛加大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
青島銀行圍繞供應鏈全鏈條打造的“青銀鏈融”等產品,包括國內保理、國內信用證、應收賬款質押、商票質押融資、商票貼現等一系列線下業務場景,以及青銀E鏈、青銀云保理、E秒貸等豐富的線上供應鏈金融產品。截至今年9月,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累計放款近50億元。
日照銀行則依托港口優勢,打造了“621”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即“股權、產權、債權、貨權、碳權、數權”六權一體,數字化可信倉單和數字化供應鏈票據兩大產品,“黃海之鏈”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門戶平臺等。截止今年4月,通過“黃海之鏈”平臺日照銀行已累計為產業鏈上181家核心企業及1112家上下游企業投放供應鏈金融243.08億元。
此外,齊魯銀行推出了全新供應鏈產品“泉信鏈保理融資”,以及恒豐銀行等以科技驅動“數字”與“金融”融合,助推產業鏈良性循環和優化升級。
594家企業,供應鏈金融白名單,山東省供應鏈,金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