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西部國際口岸物流開放發展大會 在成都舉行



以“構筑開放大通道大樞紐,推動物流貿易加快發展”為主題的2023中國西部國際口岸物流開放發展大會暨物流通道與樞紐建設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此次大會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與物流辦公室、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共同主辦,老撾、土耳其、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的政府機構、駐華使領館、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參會,共推物流產業發展。

貨船從瀘州港啟航。 四川省航務海事管理事務中心供圖

物流業朝氣蓬勃

“2022年,四川省社會物流總額達10.65萬億元,同比增長4%。國際物流通道便捷暢通,中歐班列連通境外超百個站點和境內30余個城市,累計開行超過1.2萬列。”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興平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四川省跨境貿易持續增長,2022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突破一萬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四川現代物流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物流規模效益持續提高,物流大通道加快構建,物流規劃布局逐步完善,物流產業熱點創新發展成效顯著,對外開放合作穩步拓展,對四川經濟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增強。

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主任解偉在會上發布《四川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并作投資環境和機遇推介。他表示,四川物流產業鏈不斷健全,電商與快遞物流融合發展,線上線下一體服務能力持續增強;適應生鮮、預制菜等市場消費需求變化,冷鏈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成都、自貢、綿陽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目前,四川“鐵公水空”正全面發力。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等重大通道優勢加快顯現,公路總里程全國第1,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體系基本形成,已建成國家開放口岸4個,建成運行綜合保稅區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8個。

6月20日,商務部印發《自貿試驗區重點工作清單(2023—2025年)》,提出四川加快建設西向國際貿易大通道重要支點,探索推行一體化標準化多式聯運單證,推進“智慧陸港”應用場景建設。未來,四川將堅持“強樞紐、暢通道、促貿易、聚產業”,夯實物流發展基礎,培育物流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第三亞歐大陸橋國際貿易樞紐,為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的物流服務保障。

共筑經貿朋友圈

此次大會開啟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合作之門,奏響四川努力成為投資創業首選地、物流發展首選地的序曲。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老撾、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政府機構、駐華使領館、商協會及企業代表,重慶、云南等地政府、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四川省相關部門、市(州)政府及口岸物流主管部門,國內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共260人參加會議。

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對外合作,也是促進四川物流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天,由四川省港投集團牽頭,省外貿集團、錦弘集團等相關單位聯合發起成立貿易聯合會,集聚200余家企業,聯絡老撾、越南、泰國、澳大利亞等RCEP成員國代表企業為合作伙伴,共同在物流運輸、加工制造、礦產采運貿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形成通道共建、市場共育、信息共享、成果共贏的經貿朋友圈。

樞紐暢通既吸引八方來客,也集聚優勢產業。《四川南向智慧物貿中心項目合作協議》《農產品物貿合作協議》《航空客貨運專線合作協議》《中國(四川)——馬來西亞跨境供應鏈平臺戰略合作備忘錄》……在會上,多家單位與四川多地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行共建跨境物貿產業生態圈簽約儀式,圍繞南向通道運營、物貿樞紐布局、供應鏈服務體系等領域,全方位推進地企合作。

“圍繞礦產開發、產業平臺搭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打造垂直整合的國際物貿產業服務體系。”四川省港投集團所屬泛亞投資公司執行董事仇戈表示,目前已經與8家企業簽訂經貿合作協議,圍繞礦產開發、農業產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聚焦特色川貨“走出去”、海外資源“引進來”,加快推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深度融合,打造垂直整合的國際物貿產業服務體系。

RCEP助力南向拓展

在四川“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立體全面開放格局中,南向拓展被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RCEP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用的“放大器”。6月2日,四川簽發首份出口菲律賓的RCEP原產地證書,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為“四川造”出海再添新動力。與此同時,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標志著RCEP對全部15個成員國生效,并相互實施關稅減讓,進入全面實施新階段。

2023年1月1日,是RCEP生效實施整一周年。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四川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達3300億元,同比增長14%,有效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走向深入,更凸顯通道輻射成本和效率優勢,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投資增長注入更多動能。

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和立足“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與全球20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實現外貿進出口達8300億元。2022年,在成都簽發的RCEP項下原產地證達3029份,涉及出口金額21.1億美元,農業、化工、新能源等產業受益明顯。

“隨著RCEP的生效,2023年上半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2.95萬億元,增長10.6%,東盟繼續保持自2020年以來的我國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在物流通道與樞紐建設發展大會上,國家高端智庫、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表示,按樂觀情景估算,中國—東盟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將帶動形成14個產業集群,未來將帶動投資規模超2200億美元,帶動產值將超9000億美元。

此外,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主任張曉東,圍繞RCEP經濟影響與西部陸海大通道的發展機遇、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構建多式聯運體系等熱點話題作主題演講。張曉東表示,接下來的中心任務是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多式聯運優化調整運輸結構,著眼未來,聚焦白貨物流與融合發展。

物流是經濟的血脈,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一大批國內外物流供應鏈龍頭企業在四川聚集,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加快形成“上游基礎保障+中游功能完善+下游需求適應”的物流產業生態圈,四川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勢不可擋。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6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