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騰訊在物流領域動作頻頻:與福佑卡車圍繞大模型的應用方向、落地場景等方面已建立共識;視頻號推出上門取件功能;發布一體化國際物流解決方案“貨代通”……
其實,這些年,有資金、技術、客戶等優勢的騰訊,在物流領域的布局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或投資、或合作、或發布方案,力求解決行業痛點,并助力交通物流數字化轉型。
▍技術實力強勁 騰訊親自下場發布物流解決方案
近日,視頻號發布了上門取件功能用戶協議。視頻號上門取件功能是指在視頻號退換貨場景中,騰訊提供的連接用戶與物流商的技術功能,通過技術手段為用戶匹配與騰訊建立技術合作關系的物流商,快速實現快遞收發件信息填單等功能。該協議生效日期為2023年7月21日。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向提供的本功能目前是免費的。
這一功能推出不禁讓人想起了幾年前騰訊上線的物流助手界面功能,即顧客能通過微信收到物流信息,商家也能同時對接多家物流公司。原以為此功能的推出會引起較大的市場反應,畢竟以微信為點,騰訊“圈”起了數億的用戶。但事與愿違,該項服務并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最后也不了了之。如今,騰訊又以微信為基點,在視頻號上推出新功能,能否帶來一定的市場反饋暫不得而知。而已知的是,針對C端物流服務,騰訊又親自操刀了。
不止于C端,基于技術優勢,騰訊將目光鎖定在更廣闊的B端物流市場。前段時間,騰訊企點正式發布國際物流解決方案“貨代通”,通過提供內部提效及外部營銷一體的數字化能力,助力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數字化升級,實現業務高效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騰訊推出此項方案在情理之中。當下,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持續增長,2022年達到42.07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增長7.7%,貨物貿易已連續6年位列世界第一。如此巨大的市場,騰訊怎會錯過,其依托于企業服務與智慧物流領域深耕多年的豐富實踐經,結合QQ的消息通路、AI、連接生態能力,推出上述方案,打通貨代企業相關系統,覆蓋貨代行業全鏈路業務場景。
其實,遠不如此。在強勁的技術加持下,騰訊不斷地專研各領域的解決方案。在騰訊云的官網上可以看到,其研發的解決方案包括汽車出行、醫療、文旅、交通物流、制造、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其中,在交通物流板塊,騰訊又聚焦智慧高速、城市交通、智能網聯、智慧軌交、智慧民航、智慧港口、智慧物流發布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圖為騰訊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據悉,騰訊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是以助力港口企業實現智慧轉型、提質增效、綠色環保和生態繁榮等為戰略目標,融合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模擬仿真和人工智能等多種前沿技術,覆蓋泛在感知、作業自動化、智能計劃和調度、智慧服務、決策支持等豐富業務場景。方案中還包含了騰訊在信息安全、云原生架構和智能運維等方面的相關產品和最佳實踐,是推動港口企業全面邁向未來智慧形態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基于騰訊數字化基礎能力,其還打造了服務于智慧物流園區、智慧物流運輸、智慧運營管理等全鏈路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基于騰訊領先的云計算、IOT、地圖、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結合交通OS、數字孿生以及騰訊C端觸達能力,實現面向物流園區的智慧化作業管理、園區安全運維、營銷服一體化管理、以及智能辦公的整套解決方案。通過智慧化手段,提升園區車輛進出效率、月臺作業效率、倉庫吞吐效率、以及園區安全運營管理效率,為現代物流園區打造智慧、敏捷、安全、以人為本的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資本實力雄厚 騰訊喜歡投資物流領域
做物流光有技術,肯定是不行的,還得需要資本的助力。因為不管是輕資產,還是重資產布局物流,可持續的資本輸入都至關重要。而這對于騰訊而言,應該不是難事。

5月17日晚間,騰訊發布了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499.9億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3%;經調整歸母凈利潤(Non-IFRS)為325.4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分業務來看,代表to B業務的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營收同比增長14%至487.01億元,該板塊的總營收占比已經連續八個季度超30%,目前已成為騰訊營收最大的增長引擎。
上述財報數據足見騰訊的創收能力,這或也是其布局物流行業的一大底氣。有了資本,騰訊除了自己操刀物流細分領域,發布方案,推出C端物流產品,還投資了不少快遞物流企業。
在快遞領域。以最近正在沖刺港股的極兔為例,其股東背景方面,騰訊為第二大股東,持股6.32%;博裕為第三大股東,持股6.1%。極兔這三年的發展態勢,各方都有目共睹,盡管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依然資本市場依然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同城貨運領域。年初,貨拉拉沖刺港交所,其中,騰訊、高瓴等是重要投資方。根據財務數據,2022年,貨拉拉收入10.36億美元,全年完成訂單4.275億單,同比增長5%;平均月活商戶數和月活司機分別為1140萬、97.32萬人。而且,去年貨拉拉已首次達至盈利。
在這一板塊,騰訊還投資了已經上市的快狗打車。除了是股東,騰訊還向快狗打車開放了出行平臺,后者已入駐騰訊出行服務,成為首家進駐的同城貨運服務企業,用戶可直接在“微信-服務-出行服務”進入快狗打車頁面,獲取同城貨運和搬家的相關服務。
此外,騰訊的投資還包括京東物流、美團外賣、餓了么、滿幫集團等多個物流企業,而這些企業目前不是上市就是在沖刺上市,足見騰訊的眼光。當然,在其投資版圖里,也有一些倒下或破產的,主要集中在生鮮領域。
▍朋友圈不斷擴圍 騰訊強化與物流領域企業合作
有資本、有技術就能把物流做起來嗎?顯然不是,不管是做物流,還是投資物流平臺,抑或是研發物流技術,從來都不是單打獨斗,需要合作伙伴的合力推動。
7月7日,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智慧交通與出行總裁鐘翔平一行到訪福佑卡車北京總部,雙方圍繞行業大模型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方向、落地場景,以及如何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進行交流并建立共識。同時在本次會談中,雙方還圍繞自動駕駛領域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如何加速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在公路貨運行業的商業化落地。
6月19日,騰訊云在北京舉辦行業大模型及智能應用技術峰會,首次公布騰訊云行業大模型研發進展。據悉,此次發布的行業大模型主要面向B端企業應用,目前已在十余個行業探索了超50個應用解決方案。
1月初,順豐同城和騰訊智慧零售近日聯合開設年夜飯專區,并以“夠快”“夠鮮”“夠安心”的高標準打造年夜飯專送服務,為消費者送上團圓年味。據悉未來,順豐同城還將與騰訊智慧零售在同城零售和本地生活上進行更多的合作探索,通過發揮雙方獨特優勢,推動各行業商家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拓展便民消費新場景,滿足多樣化、便利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
更早一些時候,京東物流宣布京東云倉進行戰略、服務、技術和產品的四大升級,以云倉為中心,聚合更多開放生態,聯合騰訊智慧零售正式推出全新產品——京騰云倉;騰訊聯合以單位發布了區塊供應鏈聯盟鏈及云單平臺;德邦與騰訊合作打通智慧物流的“四大關鍵連接”,完成連接人、連接企業、連接系統、連接商業的生態閉環……
除了上述,騰訊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流量。截至2023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賬戶數13.19億,同比增長2%,環比去年末13.13億保持穩定。QQ移動終端月活賬戶數5.97億,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4%。如此巨大的流量,騰訊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些流量變現。對此,騰訊加強了帶貨的基礎設施,助力創作者從帶貨交易相關的銷售傭金中獲益。
有流量、有技術、有資本、有合作伙伴,騰訊將觸角深入物與物、人與企業、企業與企業的連接,實現自身物流領域的布局似乎成了一種必然。但入局物流容易,而要將物流做好難度更是不小,這從騰訊自己操刀的一些物流項目最后不了了之就能看出,而且過去這些年,集各種優勢于一體的物流企業,不少也倒下了。
物流這塊骨頭,對于騰訊而言,誘惑很大。但想徹底啃動、嚼碎,吃下這個市場,騰訊還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