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單季營收231.64億 同比增長34%



一、菜鳥單季營收232億,同比增長34%

菜鳥早已是阿里進軍全球化的王牌。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多項業務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其中,菜鳥的表現相當搶眼。阿里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季度,菜鳥集團實現營收231.64億元,同比增長34%,主要受國際物流績效解決方案服務和國內消費者物流服務增長的推動。

format.jpg(圖源:菜鳥)

在阿里發布的2023財年年報中,菜鳥在過去6個財年取得了62%的復合增長率,成為阿里業務增速最高的事業群,大放異彩。

同時,阿里還披露了最新的合伙人名單,菜鳥集團董事兼CEO林菀成為新合伙人。

結合這兩份財報,菜鳥正以優異的業績扛起阿里成長的大旗。

為了將物流業務帶到一個新的高度,菜鳥最近動作頻頻。國內方面,菜鳥成立了自營快遞業務“菜鳥快遞”,不斷強化送貨上門、夜間代收等服務,密集推進半日開放計劃。

在國際上,菜鳥也在加速海外本地物流能力建設。除了此前宣布全球速賣通將推出“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快件產品外,菜鳥國際快遞還推出了“承諾到達,逾期賠付”等服務。目前,“承諾到達,遲到付費”等服務已覆蓋全球速賣通22個重點歐美和亞洲市場。

format.jpg

(圖源:菜鳥)

此外,菜鳥國際快遞還開通了周末派件、同城發貨的服務。目前,菜鳥國際快遞的同城配送服務已經覆蓋西班牙、葡萄牙多個核心城市。

考慮到國內外布局,菜鳥國內物流和國際物流都非常重視配送時效和末端配送。解決這兩個問題成為菜鳥保持穩定增長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電商增速放緩,菜鳥在國內物流市場的增速也受到了影響。數據顯示,2022年快遞業務量1105.8億件,增速放緩至2%。

所以菜鳥會更專注于國際物流。在追隨阿里電商腳步的同時,他將繼續加快其在全球不同市場的網絡運營步伐,同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全鏈路物流助推國貨出海。

用新任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的話說,菜鳥是“立足中國,聚焦全球市場,構建全球物流網絡”。

經過多年的積累,菜鳥的全球業務已經實現了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的覆蓋。在“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單”中,菜鳥網絡以1850億元的估值位列全球獨角獸第十。是國內第二家估值過千億的物流企業,遠超京東物流800億的估值。

目前看來,菜鳥的全球化之路前景廣闊,想象力豐富,已經成為阿里出海最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二、極兔與菜鳥,暗戰海外市場

幾年前,跨境物流市場還是一片太平景象,幾乎每一個參觀者都能分到一杯羹。

然而,近年來,隨著國內各大快遞公司加速出海,跨境物流行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在這場全球大賽中,起步于東南亞的極兔成為了菜鳥無法回避的競爭對手之一。

自2015年正式成立以來,一路奔跑,一只兔子,迅速覆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并成功站穩腳跟。

數據顯示,2020-2022年,極兔在東南亞地區的總包裹量分別達到11.54億、21.61億和25.13億件,市場份額分別為16.4%、22.3%和22.5%。合作的電商平臺包括Shopee、Lazada、Tokopedia、抖音、Shein和天貓國際。

format.jpg(圖源:驛站)

在東南亞,極兔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直至現在也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對象,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霸主。

除了家鄉東南亞,極兔還把業務拓展到了拉美和中東。以沙特阿拉伯為例。2022年6-8月,沙特阿拉伯市場日均交付量月增長率高達79.4%,位居行業第一。

但是這只跑兔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美。數據顯示,2020-2022年,極兔營業收入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和72.6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57.7%、216%和49.8%,呈現斷崖式下滑。

相比國內快遞公司,極兔的表現其實并不算好。財報顯示,2022年順豐實現營收2674.9億元,京東物流實現營收1374億元,菜鳥實現營收556.81億元,童淵實現營收535.4億元,菜鳥排名第三,極兔排名第五。

不僅如此,極兔還長期處于失落狀態。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極兔營業虧損分別約為6.06億美元、16.47億美元和13.89億美元,三年虧損達250億美元。中國市場受到低價策略和收購成本的拖累。

format.jpg(圖源:極兔招股書)

相對于長期虧損的國內事業部,極兔最大的優勢無疑是在海外市場。由此可見,即使極兔業績不佳,但其在跨境物流市場的先天優勢是不可磨滅的,其競爭優勢將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而進一步擴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極兔是大部分跨境電商平臺的物流商,菜鳥目前主要服務于阿里電商。菜鳥要想和極兔“角力”,可能要接入更多的跨境電商平臺。

目前,極兔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書,菜鳥也已啟動上市準備工作。雙方在資本層面的較量已經正式拉開序幕,雙方的矛盾和對抗將繼續升級。

三、末端物流將成突圍重點

最近兩年,跨境電商市場動蕩,賣家要么退出,要么選擇多平臺發展。整個行業開始告別野蠻生長,進入成熟發展階段。

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轉型,跨境物流企業的布局也開始從粗放型走向精細化。

同時,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跨境物流企業逐漸成為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的新的競爭關鍵。

在此背景下,各大跨境物流企業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優化終端配送系統,構建更加完善的全球物流網絡。

畢竟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終端配送始終是物流企業最大的短板和痛點。只有優化這部分,才能實現新的突破。

以菜鳥為例。今年7月,菜鳥國際快遞宣布在西班牙核心城市開通周末派送和同城派送服務,不斷豐富和優化當地物流服務。目前,菜鳥的城市配送服務已覆蓋西班牙、葡萄牙多個核心城市,為當地線下連鎖店、超市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按照之前的計劃,菜鳥將每年以1-2個國家的步伐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在歐洲、北美、東南亞等海外重點市場運營關鍵物流要素。

正是因為菜鳥不斷完善跨境物流末端建設,加速打通“最后一公里”,其全球化優勢不斷擴大。

正如林菀所說,加大海外碼頭能力建設,可以讓全鏈路的跨境物流服務更有競爭力,可以和全鏈路的端到端更緊密的連接在一起。

總之,在出海的持久戰中,如何構建完善的物流網絡,仍然是新手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1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