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港交所公開文件,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控股”)今日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高盛、華泰國際、摩根大通。

(圖源:順豐控股上市申請書)
8月1日,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搭建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順豐控股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同時,順豐控股同意聘請普華永道為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順豐控股此前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2億至42.2億元,同比增長60%至6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5.4億至37.4億元,同比增長65%至74%。這是順豐上市以來最好的半年度業績。

(圖源:順豐控股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其中,順豐預計今年二季度實現凈利潤23-24億元,同比增長54%-61%;扣非歸母凈利潤20.2億元至22.2億元,同比增長64%至80%,業績預告超市場預期。
順豐將上半年業績的大幅增長歸因于收入端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滿足了行業內客戶的多元化需求,為客戶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在成本方面,我們將繼續推進多網融合,精準資源規劃,深化模式改革創新,不斷優化成本結構,進一步提高資源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控股近日公布了2023年7月快遞物流業務運營簡報。7月份,順豐物流業務、供應鏈和國際業務總收入為195.81億元,同比下降14.68%。快遞物流業務營業收入147.7億元,同比增長0.07%;業務量8.83億票,同比下降4.13%;單票收入16.73元,同比增長4.43%。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營業收入48.11億元,同比下降41.27%。

(圖源:順豐控股2023年7月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
順豐控股的快遞物流業務主要包括公司的限時快遞、經濟快遞、快遞、冷送及藥品、同城快遞業務。其中,經濟快車板塊中的汪峰業務于2023年6月轉讓交割。
順豐控股的供應鏈和國際業務主要包括公司的國際快遞、國際貨代和供應鏈業務。其中,2023年7月國際快遞業務量為0590萬票(不含嘉里物流網絡有限公司海外本地快遞),2022年7月業務量為0460萬票。順豐控股表示,供應鏈和國際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國際海空運輸需求和價格同比下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