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機場集團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機場物流”)與中外運空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外運空運”)近日完成“空運通”平臺戰略合作簽約。
簽約儀式上,上海機場物流與中外運空運分別介紹了“空運通“平臺項目和RFID智能倉庫項目的最新成果,交流了航空貨運供應鏈數字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和體會。
“空運通”是上海機場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深度融合發展,攜手上海海關、民航華東管理局、市政府有關部門、東航集團以及相關貨運企業共同打造的上海空運全鏈路數字化運行平臺,也是貫徹落實國際一流口岸營商環境建設國家戰略的實踐項目。

圖源:中物聯航空物流分會公眾號
目前,上海航空貨運樞紐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年處理貨量超過400萬噸,貨運業務覆蓋浦東和虹橋機場5個貨運區,3個海關監管區,業務鏈條串起的監管單位、貨運站、安檢、地服、航司及貨運代理企業超過400家,上海機場貨運規模大、運營單位多、生產鏈條長,進出港環節較為復雜。
“空運通”針對這些特點,通過整合機場、海關、電子口岸、地服、貨站、監管倉、貨代企業的諸多生產運行相關數據,貫通了上海航空貨運信息全鏈路,補齊了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空運板塊。

空運通平臺 圖源:中物聯航空物流分會公眾號
“空運通”平臺具備“一站服務、一單通查、一屏綜管”三大功能,并提供手機端和電腦端兩種服務模式。平臺優化了信息共享交互、關企協同和便捷錄入,實現了貨物進、出港全流程的數字化、可視化,促進營造穩定、高效、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以“一站式”信息錄入環節為例,貨代企業通過“空運通”平臺,錄入次數由“4”次縮減為“1+1次”,有效減少了重復錄入。
試運行數據表明,可以減少錄入50%的工作量,每天節省貨運企業人工作業時間200分鐘,顯著提升了上海空港口岸貨物處理和通關效率、有效降低貨運企業通關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