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批經長江水運進口的528噸溶解木漿在上海海關所屬外高橋港區海關辦理進口轉關手續后,在“離港確認”模式下從上海外港順利轉關至江西九江,從企業開始申報、海關放行貨物到碼頭公司放箱僅用時2小時,與傳統轉關模式相比,企業可節約一至兩天的中轉等待時間。今年前三季度,外港海關累計辦理海運口岸水水中轉貨物20.8萬票,同比增長2.8%。其中,5.1萬標箱“離港確認”模式貨物快速轉關,業務覆蓋長江經濟帶11省市30多個長江沿線港口。
主線通則支線通,上游快則下游活。“轉關模式的優化升級,使通關更便捷,物流更暢通。”上港集團長江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報關部經理林晨表示,“進口水運轉關貨物在口岸選擇‘離港確認’模式,企業可以在聯運中轉模塊申報轉關單,在確認內河船名航次和理貨完成后,準予在進口口岸離港申報,收到‘可離港’回執后貨物即可離港啟運至目的地。與傳統的轉關模式相比,離港確認模式不需填報港口理貨數據,也不需填報支線江船的船名、航次,在提升通關時效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人力成本,非常方便快捷。”
通江達海是上海外高橋港區最顯著的區位優勢,作為水運進口轉關“離港確認”模式試點海運口岸之一,外港海關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在海關總署統一部署下,積極推動“離港確認”模式高質量發展。“我們建立了跨關區應急聯絡機制,實時監測貨物流、信息流進度,及時溝通解決運抵報告異常、超期未核銷等問題。我們還與上港集團、海事、邊檢等部門攜手,建立跨系統協作機制,逐一解決各類異常問題。日常工作中,我們暢通關企溝通渠道,實行‘1小時回復制’快速對接企業需求,指導企業提前發送船名、航次、提單號等數據,確保通關零延遲。”外港海關物控一科科長韓德君介紹說。
為落實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條措施相關要求,上海海關穩步擴大“離港確認”模式試點范圍,目前已完成與南京、合肥、長沙、武漢、南昌、成都等長江流域8個關區的結對作業,實現“離港確認”模式在長江流域的全覆蓋,不斷提高長江經濟帶水路物流效率,切實惠及“黃金水道”沿線企業。
黃金水道,物流效率,5萬標箱,離港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