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即將到來 菜鳥宣布新建五座全新的跨境倉庫 優化國際快遞時效



1.菜鳥將開設五座跨境倉庫

菜鳥的全球化野心已經“藏”不住了。

近日,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618大促,菜鳥宣布將在一個月內開設五座全新的跨境倉庫,并將聯手速賣通啟用首個全球中心倉,持續優化國際快遞時效。

同時,菜鳥的海外優選倉總面積將增加數萬平,進一步滿足商家的備貨需求。

預計本月底前,菜鳥會打造出覆蓋廣東、浙江、山東等全國8地,倉庫數量超20個的優選倉倉網,包含速賣通Choice優選倉10個,平臺商家自選入駐的優選倉13個,全球中心倉2個。

此后,平臺商家只需備貨到倉內,后續的發貨、清關、履約全部由菜鳥聯合速賣通來完成,不僅縮短了商品的通關時間,還提高了整個配送流程的效率。

format.jpg(圖源:菜鳥)

截至目前,菜鳥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樞紐,海外分撥中心已增至15個,國際快遞物流網絡已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

看到這里,其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菜鳥的全球化物流網絡已經成型,且日趨成熟。

而這一切都歸功于菜鳥過去幾年持續的布局和積累。2018年,菜鳥正式啟動“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建設,開始在全球自建國際快遞網絡。

此后,菜鳥依托阿里體系,承接了來自速賣通、阿里國際站、Lazada的商流,不斷升級物流履約服務,并拓寬國際物流通道。

去年年底,菜鳥宣布成立北美、歐洲和東南亞三個海外大區,發起“全球招募令”,大量招收本地員工,并號召國內員工積極投身海外市場。

同時,菜鳥還公開了巴西3年發展規劃,并與巴西郵政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format.jpg(圖源:菜鳥)

時至今日,菜鳥快遞網絡覆蓋巴西1000多座城市,平均能夠實現2日~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最快次日達。

在長期的布局之下,菜鳥成功躋身全球四大跨境物流商之一,開始與FedEx、DHL、UPS三大國際快遞巨頭同臺競爭,甚至還在不久前傳出了即將上市的消息。

雖然菜鳥對上市消息回應稱,目前尚無明確規劃和時間表,但僅從菜鳥是阿里組織改革后首個傳出上市消息的業務集團這一點來看,菜鳥的業務已經相當成熟,完全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

綜合來看,一個全球化的菜鳥正在顯現,目前其在跨境物流行業中的優勢還在進一步擴大。

2.快遞企業集體出海

實際上,不僅僅是菜鳥,圓通、順豐、京東物流等國內快遞企業都在爭相加速出海。

先拿圓通來說,今年3月,圓通國際在世界貨運聯盟大會上與一百余家海外客戶達成合作意向,希望進一步打通國際運輸、關務、倉儲、國內配送等物流環節,為客戶提供更具特色的配送服務。

不僅如此,圓通航空也在持續發力國際貨運。從2017年底引入首架B757-200型全貨機以來,圓通陸續引入12架波音B757及B767全貨機,已滿足觸達洲際、覆蓋亞洲的貨運航線需求。

截至2022年12月,圓通航空已累計開通超過80條國際航線,旺季日均航班超40班,國際貨運業務占比在90%以上。

國際化發展戰略的推行,也促使圓通實現了業績大飛躍

財報顯示,去年圓通實現營收535.39億元,同比增長18.57%;歸母凈利潤39.20億元,同比增長86.35%,其中,圓通速遞國際和圓通航空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2.68億元。

format.jpg(圖源:快遞生活圈)

另一邊,國際物流老玩家順豐先以55億元收購DHL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地區的供應鏈業務,而后又在2021年收購了東南亞最大老牌物流與供應鏈服務企業嘉里物流,成功搭建了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

截至2022年底,順豐國際快遞業務覆蓋全球84個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可謂是國內出海快遞企業中的領頭羊。

同樣的,京東物流也以供應鏈為切入點,持續為海外企業及出海品牌,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

前陣子京東物流啟動了新一輪組織調整,成立供應鏈、快遞、快運、國際業務等四大獨立事業部。在此次大調整后,京東物流必定會搭建起高效協同的國際供應鏈網絡,朝著全球化加速邁進。

從這幾家快遞企業的布局來看,聚焦全球化,打造國際供應鏈已成共識,未來圍繞海外市場的競爭必定愈發激烈。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國內快遞企業出海始終是一場“燒錢游戲”,繞不開巨額的資金投入。

以順豐為例,2021年順豐的資本開支現金達到192億元,同比增長56.5%,資金主要用在打造分揀中心、購買飛機、建設倉庫等方面,占同期營業收入約10%。

另外,近三年來,順豐的資產負債率逐年增長。截至2022年末,順豐的資產負債率為54.67%,主要是因為嘉里物流收購子公司和少數股東股權而增加借款所導致。

順豐最新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順豐營業收入為610.48億元,同比下降3.07%,主要是因為供應鏈及國際業務下降所導致。

format.jpg(截自微信)

從順豐的案例中不難看出,在物流出海的過程中,巨額的資金投入給國內快遞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同時,國際業務的不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快遞企業的整體表現。

如此看來,在快遞企業的海外戰場背后,其實也蘊藏著重重挑戰。

在這種背景之下,各快遞企業必須加大在技術方面的投入,穩步推進本地化物流業務的發展,形成高標準的全球物流服務能力,才有可能復制在國內市場的成功。

3.物流效率成為競爭焦點

現如今,隨著菜鳥、順豐、京東物流、圓通、中通等快遞企業的海外布局逐漸深入,構建差異化競爭力就成了最重要的主題。

眾所周知,海外物流配送距離遠,單程配送時間長,需要快遞企業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就拿極兔速遞來說,其之所以能夠快速在東南亞市場站穩腳跟,靠的就是在短時間內拿下當地網點、倉儲、航線、貨船等資源。

截至2022年4月30日,極兔已在13個國家建立了物流網絡,并運營290余個大型轉運中心、超過2.2萬個網點,在全球快遞市場都是數一數二的快。

除此之外,在2022年前六個月,極兔速遞還先后宣布在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巴西及埃及正式起網運營,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format.jpg

站在這一維度來看,極兔速遞的差異化競爭力無非就是因地制宜的擴張戰略。

不過,對目前的跨境物流行業來說,這種打法似乎已經過時了。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為2.84億元,同比增長14%;2022年,市場規模預計將增至3億元以上。

format.jpg

(圖源:智研咨詢)

但是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我國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也在持續增加。2017-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累計注冊企業數量達1293家,行業競爭走向白熱化。

在這種背景下,快遞企業不得不暫停飛速圈地、極速擴張等燒錢行動,尋求高速發展潛力下的服務能力的提升,以探索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路徑。

依照前文對菜鳥、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的分析,其實不難發現,他們所采取的種種出海行動都是在整合物流的中轉資源,以提高配送時效。

換句話說,物流效率已成為競爭焦點,未來快遞企業在配送時效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力,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他們在海外的發展高度。

快遞出海,唯快不破。隨著物流效率的競爭加劇,跨境物流市場必將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版權聲明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點贊10 分享
評論 搶沙發
頭像
歡迎您留下寶貴的見解!
提交
頭像

昵稱

取消
昵稱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