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近年來的業務探索和發展,晉江陸地港首期實現了國際陸港、保稅物流、國際快件、跨境通關、國際郵件、冷鏈物流、產業供應鏈等功能落地,構建了完整的外貿及跨境物流服務場景,形成了以“國際陸港口岸”“跨境服務口岸”雙口岸并行的服務體系。
方案全文:
福建陸地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集團”)是泉州地區首家國家5A級物流企業,全國先進物流企業,中國物流示范基地。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以綜合物流服務、臨港園區建設、供應鏈服務為主營核心業務,以推動臨港商貿發展,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為己任,正致力于成為國內陸港建設運營的排頭兵。2009年,集團開始投建并運營福建省重點口岸項目——泉州晉江國際陸地港。項目以“外貿公共服務平臺”為定位,以“為合作伙伴提供最可信賴的外貿及跨境物流服務”為目標。
泉州晉江國際陸地港項目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的推動外經貿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四大陸地港項目之一。項目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 泉州市,項目毗鄰晉江高鐵貨運站,總規劃面積2500畝,總投資70億元,按照“政府支持、規劃先行、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的原則,由福建陸地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與運營,將建設成集港口、保稅、快件、專業倉儲、信息服務、交易、金融、商業配套等物流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內陸口岸。
產業驅動,連接口岸。自2012年晉江陸地港開港運行以來,歷經幾年的快速發展,為泉州外貿產業搭建、整合海陸空鐵郵資源的立體化國際物流體系,開創了國內陸地港發展的新模式。通過創新海關監管模式,實現與海港/空港等多個口岸直通放行,成為各海運/空運/鐵路口岸的貨源輸送港。在打造一流國際陸港的同時,晉江陸地港正在以產業對接全球市場的需求出發,推動“貨源+集疏運體系+口岸服務+口岸運輸”的供應鏈服務能力,整合“特殊監管區+跨境監管區+郵政互換局+產業配套園”資源,打造專業的跨境貿易口岸。
集聚口岸資源,實現“一園區、全功能”。陸地港積極探索監管+物流模式,推動口岸通關功能集聚。積極拓展國際陸港、保稅物流、泉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泉州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中心、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航空城市貨站、正港冷鏈物流中心等口岸資源,成為匯集國際陸港、保稅物流、國際快件、跨境電商、國際郵件五大平臺功能的一站式口岸服務平臺。
立基泉州,輻射全國。基于在晉江的積極探索與嘗試,集團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的方式快速推動當地國際貿易和國際物流業態的發現,實現運營模式向全省甚至全國范圍的有效拓展。目前集團已在福建廈門、福建福州、海南海口、廣東佛山等地實現運營模式的輸出。
經過近年來的業務探索和發展,晉江陸地港首期實現了國際陸港、保稅物流、國際快件、跨境通關、國際郵件、冷鏈物流、產業供應鏈等功能落地,構建了完整的外貿及跨境物流服務場景,形成了以“國際陸港口岸”“跨境服務口岸”雙口岸并行的服務體系。
一、國際陸港口岸介紹
國際陸港口岸是陸地港的基礎服務功能,主要提供港口通關、物流、倉儲及配套的綜合服務。該功能區已形成完善的國際港口服務功能,實現了與廈門關區各外貿港口的無縫銜接。2012年3月廈門海關派員入駐并啟動通關業務,目前是泉州地區最大的通關業務現場。
1、集裝箱服務
通關服務。獲批泉州晉江陸地港監管堆場,港區關區代碼:3726(泉陸港關)。海關派員入駐,實現在陸地港“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直通關模式。通過直通關模式,晉江陸地港通過發揮“整合航線資源”的作用,與口岸碼頭形成資源互補,為泉州企業提供就近的便捷口岸服務。
箱管服務。為十余家船公司提供集裝箱堆存及配套箱管服務,陸地港是目前泉州地區最大的外貿空箱堆存區域,通過就近回箱、提空,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提高集裝箱裝卸貨效率,降低途中運輸成本和時效。
甩掛運輸。依托集裝箱堆場及泉州產業集聚特點,采用分段運輸+甩掛運輸模式,形成“干線雙重運輸”,“支線點面甩掛”的陸港模式,逐步“消化”因拐點產生的物流成本,保證企業在陸地港通關成本逐步下降,且服務和時效上能夠更加有保障。
2、倉儲服務
目前,功能區共擁有監管倉、保稅倉等倉儲設施超過5萬平方,可實現出口拼箱、普通倉儲、進口保稅等功能。目前已形成進口酒類集散中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指定的交易庫、跨境電商出口B2B集拼倉庫等特色項目。
保稅倉庫。晉江陸地港設有14200平方的公用型保稅倉,于2011年12月通過廈門海關驗收。陸地港保稅倉庫主要業務包括泉州工業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如棉花、棉紗、塑料米等。
物流金融服務。為了幫助貿易企業做大做強,陸地港全面與銀行合作,為陸地港平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開展進出口業務項下現貨、權利憑證的質押監管等流動資產融資質押監管業務。
正港冷鏈物流項目。為進一步強化口岸服務功能,陸地港建設了泉州地區首個高端多溫層冷鏈物流中心。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的1號庫庫容為1萬噸,其中冷凍庫庫容6600噸,冷藏庫庫容約3300噸。
二、跨境服務口岸介紹
跨境服務口岸以“泉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泉州跨境電商通關服務中心”、“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虛擬空港”四大平臺為支撐,以多式聯運口岸物流服務體系為網絡,形成了完善的跨境服務體系,為進出口跨境電商的上下游企業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
1、泉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
泉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是福建省第二個正式啟用的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是一個集進出口快件通關、倉儲、裝卸、分理及物業租賃、物流信息綜合處理等各項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快件通關平臺。
2、泉州跨境電商通關服務中心
泉州跨境電商通關服務中心通過線下搭建通關平臺泉州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中心,線上開發并運營了“泉州跨境通——泉州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并實現與海關總署統一版通關系統的銜接并實現與出口跨境電商9610全國統一版系統和直購進口(BC)全國統一版系統對接。
3、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
2017年,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兼交換站落地晉江陸地港,2019年12月正式啟動運營,投用后,在泉州區域的進出境郵件不用再繞行廈門國際郵件互換局,可以在本地通關,簡化出口手續,國際郵件運行時間至少可以縮短1天。
4、虛擬空港(城市貨站)
2017年8月落地城市貨站項目,實現機場的國際貨運功能延伸至陸地港。跨境貨物依托卡車航班與廣州、上海等國內大型空運口岸實現進出雙向的互通互聯。
(三)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
陸地港積極搭建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以通關、物流樞紐、供應鏈協同倉儲為線下支撐,吸引專業化供應鏈管理公司及物流企業入駐,面向產業集群端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產業供應鏈服務,及時響應產業集群專業化的服務需求。同時陸地港拓展物流供應鏈金融,推動指定交割交易庫落地,幫助區域制造業企業解決原材料采購等問題,實現物流供應鏈與產業鏈聯動發展。依托平臺與銀行協作,創新平臺金融服務,打造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以及貨物質押、艙單質押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
晉江陸地港的建設為泉州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提供社會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貨物運輸與物流作業服務,有效銜接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把現代物流業與泉州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泉州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增強泉州產業集群的關聯效應。同時通過物流基礎設施的集中發揮其規模經濟優勢和成本優勢,為所有企業創造一個高效的物流環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務,從整體上提高泉州地區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能力。帶來的港口航線及各方資源的整合、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均帶來業務量的提升,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其中,起到集聚效應。
接下來集團將持續創新“超港口”模式,進一步提升平臺服務能力,以數字化和智能化為核心驅動力,升級物流基礎設施,強化標準化服務能力,為產業集群提供更優的物流和供應鏈解決方案,更好地服務企業走出去,助力物流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推動外貿服務提質增效,實現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
2022物流與供應鏈(中國)解決方案,陸地港集團